又到了學習潮語的時間了!
廣東話真是相當有活力的語言,去年在香港入手了一套《香港潮語學習字卡》,如今也可以派上用場啦~
踏入2000年,儘管仍有不少歌手或唱片公司,對港星攻台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還真是找不到有哪一位在台灣大紅的港星,是2000年以後才開始來台發展的,倒是鎩羽而歸、讓唱片公司賠錢的例子不時出現。
發展不順的港星眾多,要比誰慘誰更慘,只好看看誰人適用以上兩個詞(當然大家無冤無仇,「收皮」兩字還是能免則免,只供欣賞XD)。以下兩位,一位是七月才剛發行了國語專輯,九月就宣布退出演藝圈;另一位朋友則是四月出了張EP,十月就碰上唱片公司惡性倒閉。以下兩張唱片,我一共花了36元台幣購買(其中一張還是全新的),出唱片,有時候真是不大環保的行為。
CASE 2:何俐恩《出發》(2002年)
無獨有偶,這篇的兩位港星在來台發展時都改過名,何俐恩本名何嘉莉,何俐恩這個名字是來台發展時才取的,在此之前她已以本名在演藝圈發展近十年,不過在1998年正式發片之前,大多只是當模特兒、拍攝廣告和MV。何嘉莉在1998年曾獲力捧,首張粵語EP《My Dreams》不僅附送大量代言贈品,還請來成龍和她對唱,而有了金唱片的成績,拿下不少新人獎。
可惜走純玉女偶像的她,新鮮感較難維持,而所屬的飛圖唱片被收購改組為英皇娛樂,雖然她和葉佩雯、容祖兒合稱「英皇三小花」,但實則資源集中在後來居上的容祖兒身上,又由於英皇娛樂的是非不少,因此不時有她已經「失寵」,甚至將被「流放」到台灣的說法。
到了2002年,何嘉莉在香港的事業呈現停擺的狀態,一直傳聞的「流放」也終於實現,不過雖說是「流放」,其實她來台的排場還不小,一口氣接洽了飲料、服飾和西北櫻桃的廣告代言,甚至到美國拍攝MV,據說企宣預算高達一千八百萬台幣,看來「流放」其實是一種高規格的待遇(大誤)。
2002年,我稱之為台灣的港星潮迴光反照的一年,全年有三十多張港星出品,是2000年至今最多的一年。和何俐恩同期來台發片的,還有兩位香港的女新人,一位是前TVB藝員鄺文珣的《幸福後樂園》,是「東方娛樂」在台創業後第二位歌手,走氣質才女路線;另一位則是黃柏高力捧的方皓玟,還冠上「台灣的艾莉西亞凱斯(Alicia Keys)」稱號造勢,推出國語專輯《Do You Know》,不過走創作路線的她,只在碟中填了四首詞。
何俐恩、鄺文珣和方皓玟三位,都算得上唱片公司重金力捧,但不僅唱片沒有大賣,連知名度都沒有打開。鄺文珣後來在2006年結婚,淡出娛樂圈。成績稍微好一點的方皓玟,在2003年還有第二張國語專輯《夢的捕手》,回到香港之後陸續有為別人創作歌曲,2006年還曾再推出粵語專輯。
說起來還是何俐恩最有戲劇效果,七月才推出這張有「重新出發」意涵的《出發》,九月宣傳期還沒過,就宣布退出娛樂圈,連本來預定參與的校園演唱會都全數取消,急速引退當然引起了不少揣測,諸如和唱片公司關係惡劣、失寵英皇或為情退出等等,無論實情如何,多多少少與這張在台灣砸下大錢,但銷量和迴響都不理想的唱片有關。
CASE 3:Gary麟《L'a mour 2000》(2000年)
Gary麟就是蔡興麟,1991年香港樂壇新人,也算是樂壇奇人之一。
蔡興麟出過三張粵語專輯,迴響是有,但是負面的居多,每個時代都會有一些箭靶型的藝人,罪名方面可能只是「騎呢」、「做作」或「乞人憎」,雖然在樂壇沒有太大作為,拜兩位電台DJ拿他和另一位同期同類型男歌手陸家俊的名字,開了多年玩笑所賜,今時今日仍有不少人記得這號人物。
蔡興麟浮沉多年之後,2000年被台灣的「創世季」唱片公司發掘,改頭換面的化粧留長髮,打造成所謂的「視覺系美男子」Gary麟,文案更是天花亂墜,像是「他就是新世紀最美麗的男生,一顆最閃亮的千禧之星」、「魅惑的眼神,性感的嘴唇,使他既具有男人的帥氣又帶著一絲女性的羞赧」之類的(汗)。
照片來自《L'a Mour 2000》CD。
Gary麟先在2000年四月推出一張國語EP《L'a Mour 2000》探路,賣點除了「視覺系」外,也賣他的語言專長和音樂舞台劇基礎。可想而知,頂著這個「視覺系」的驚嚇造型,加上噁心巴拉的宣傳字句,Gary麟在台灣的演藝路有多難走,幸好在曝光率不高之下,也沒有引來太多批評,而因為同年十月唱片公司就倒了,他也就沒有再在台灣發行唱片。
Gary麟所屬的「創世季」唱片公司為1993年成立,屬小本經營的本地唱片公司,2000年擴張營業,重金投資文章和Gary麟的新唱片,然而唱片生意難作,入不敷出虧了本,至2000年十月終於惡性倒閉,唱片公司負責人夫婦捲款潛逃,倒了四千多萬,旗下尤以老歌歌手張鳳鳳損失最重,不僅版稅拿不到,還賠了私人的六百多萬元。
從香港、星馬、台灣到大陸,蔡興麟的生命力相當頑強,在2002年演過連續劇《風雲》中的「傲天」一角之後,他就絕跡台灣演藝圈,主力在大陸發展,拍劇演唱多年,直到今年二月還在大陸推出了一張新專輯《未完…再續》,除了把《L'a Mour 2000》的歌曲循環再利用,他也重唱當年黃家駒寫給他的〈為了你為了我〉。
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港星潮] 失意陣線聯盟(上)
在經歷了1990年到1993年的港星成績高峰期之後,雖然來台灣發片的港星越來越多,不過可能新鮮感不再,加上港星裡面最菁英的那一些人也都來得差不多了,因此這一杯羹也就越來越難分。
不負責統計,從1986年至今,曾來台灣發片的港星,有超過一百五十個單位,其中成績良好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而這三分之一裡面,大概也只有一半曾經大紅大紫。
顧名思義,「失意陣線聯盟」當然是想談談不在那三分之一裡面的人士,當然不在那三分之一裡面也不代表什麼,有些人在香港還有大把世界,有些人唱歌不行還有拍不完的戲,有些人壓根把出唱片當個紀念而已。
失意不失意,其實是觀感問題(這個說法好像在哪裡聽過),譬如有個人曾在香港節目「大平反」哭訴,甚至是「關注失意歌手大行動」第二個找上的歌手,乍看之下是失意透頂,但其實低處未算低,這位老兄歌唱方面的迴響,比起以下幾位,可能已經高出不少。
以下幾位,無論他們本人覺不覺得自己失意,他們在台灣的成績,用「仆直」形容應該不過份,這還不打緊,唱片成績差之餘,他們通常還有其他倒楣事,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CASE 1:林楚麒《深情比酒濃》、馬浚偉《我也曾醉過》(1996年)
八十年代,來台的港星都是箇中翹楚,無論實績如何,最起碼都來得風風光光,曾幾何時,港星來台灣卻得打起悲情牌,好像許秋怡特地來台剖析如何被袁詠儀搶了男友,當一個歌手沒有別的賣點,不得不然只好舊事重提,借用一些跟自己牽扯過的名人大名,博取一點報紙版面,當然這通常不是歌手本身意願,只是宣傳太難作,這種實在不是很體面的下下之策也得出籠。
1996年3月,曾一手捧出「小虎隊」的經紀公司「開麗」,一口氣推出兩位星路坎坷的香港歌手,以同病相憐的師姊弟姿態出現,當時的報紙劈頭第一句就是:「來自香港的新人林楚麒曾被梅艷芳『打壓』過?馬浚偉也遭黎明的歌迷擲過雞蛋?」
林楚麒是京劇名伶麒麟童(周信芳)的外孫女,新秀歌唱大賽出身,來台發片時已出道十年,最著名的事蹟有兩件,兩件都屬八卦性質,一件是有傳因她在「新秀」的表現露鋒芒,而遭新秀大師姊梅艷芳打壓;另一樁是她以未亡人之姿,悲痛萬分的出現在黃家駒喪禮靈堂,但不獲黃家人的承認。
林楚麒在台灣的發片路已經有點波折,她早在1991年初即有來台發片的打算,當時是楊慶煌在香港拍攝MV時,對她「驚為天人」,認為她的外型酷似鍾楚紅(如果是的話,那替她拍唱片封套的攝影師真該抓去關 =,=),後來經楊慶煌引薦給夏玉順,但不知為何發片之事不了了之;1992年捲土重來,找了老牌演員林翠當經紀人,但不知是林翠太忙於自己兒子陳山河的發片事宜而忽略她,還是林楚麒真如傳聞般「太有個性」,國語專輯又再度只聞樓梯響,直到1996年,才推出唯一一張國語專輯《深情比酒濃》,成績慘澹。
馬浚偉原名馬志偉,是1993年的香港歌壇新人,同年有個在演藝圈發展模式跟他頗像的鄭嘉穎。馬浚偉出道後,因為長相的關係,被部分媒體稱為「小黎明」,而唱片公司更以「他不是黎明,他不是學友」作宣傳口號,一介新人一口氣沾兩位天王光出道,已經不得人好感,尤其黎明歌迷向來狂熱(有圖為證XD),因此不時有黎明歌迷杯葛馬浚偉的說法。
在香港唱不紅,還不時被喝倒彩,以當時港星的行為模式來說,很自然的就來到台灣了,後來和馬浚偉反目的經紀人范志榮,據說當時還賣掉一棟房子支持他到台灣發展,可惜馬浚偉到了台灣,雖沒什麼機會被噓,但也沒什麼成績可言,直到加入TVB拍劇,才逐漸熬出頭。
林楚麒〈深情比酒濃〉@《深情比酒濃》
曲:陳大力、陳秀男 詞:林美杏 編:王豫民
我實在無法理解林楚麒這張《深情比酒濃》,到底想把她定位成怎麼樣的歌手,都會女性嗎?但是整個形象只有老氣橫秋可以形容,實力唱將嗎?可是整張唱片根本沒什麼能發揮的地方,幾乎都是旋律平板的台式慢歌,還挑一首特別老氣的當主打,林楚麒好歹是巨肺級的歌手,歌聲的可塑性不俗,就算只唱最保守的台式慢歌,也可以挑戰難度高一點的,可能她真的沒有在歌壇發展的命吧(汗)。
馬浚偉〈我也曾醉過〉@《我也曾醉過》
曲:N. Tsuyoshi 詞:李子恆 編:王豫民
馬浚偉情況好一點,主打歌〈我也曾醉過〉是一首改編歌曲,原曲是長渕剛的〈待ち合わせの交差点〉,1985年曾被夏韶聲改編為粵語版〈交叉點〉,是他的首本名曲之一。
馬浚偉的歌藝OK,國語咬字也不錯,比次年來台發展的鄭嘉穎好得多,可惜個人特色不夠鮮明,而主打歌選了較「超齡」的成熟歌路,雖然他的聲線尚算沉穩,但比起夏韶聲深富韻味的粵語版,明顯被比了下去。
不負責統計,從1986年至今,曾來台灣發片的港星,有超過一百五十個單位,其中成績良好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而這三分之一裡面,大概也只有一半曾經大紅大紫。
顧名思義,「失意陣線聯盟」當然是想談談不在那三分之一裡面的人士,當然不在那三分之一裡面也不代表什麼,有些人在香港還有大把世界,有些人唱歌不行還有拍不完的戲,有些人壓根把出唱片當個紀念而已。
失意不失意,其實是觀感問題(這個說法好像在哪裡聽過),譬如有個人曾在香港節目「大平反」哭訴,甚至是「關注失意歌手大行動」第二個找上的歌手,乍看之下是失意透頂,但其實低處未算低,這位老兄歌唱方面的迴響,比起以下幾位,可能已經高出不少。
以下幾位,無論他們本人覺不覺得自己失意,他們在台灣的成績,用「仆直」形容應該不過份,這還不打緊,唱片成績差之餘,他們通常還有其他倒楣事,可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CASE 1:林楚麒《深情比酒濃》、馬浚偉《我也曾醉過》(1996年)
八十年代,來台的港星都是箇中翹楚,無論實績如何,最起碼都來得風風光光,曾幾何時,港星來台灣卻得打起悲情牌,好像許秋怡特地來台剖析如何被袁詠儀搶了男友,當一個歌手沒有別的賣點,不得不然只好舊事重提,借用一些跟自己牽扯過的名人大名,博取一點報紙版面,當然這通常不是歌手本身意願,只是宣傳太難作,這種實在不是很體面的下下之策也得出籠。
1996年3月,曾一手捧出「小虎隊」的經紀公司「開麗」,一口氣推出兩位星路坎坷的香港歌手,以同病相憐的師姊弟姿態出現,當時的報紙劈頭第一句就是:「來自香港的新人林楚麒曾被梅艷芳『打壓』過?馬浚偉也遭黎明的歌迷擲過雞蛋?」
林楚麒是京劇名伶麒麟童(周信芳)的外孫女,新秀歌唱大賽出身,來台發片時已出道十年,最著名的事蹟有兩件,兩件都屬八卦性質,一件是有傳因她在「新秀」的表現露鋒芒,而遭新秀大師姊梅艷芳打壓;另一樁是她以未亡人之姿,悲痛萬分的出現在黃家駒喪禮靈堂,但不獲黃家人的承認。
林楚麒在台灣的發片路已經有點波折,她早在1991年初即有來台發片的打算,當時是楊慶煌在香港拍攝MV時,對她「驚為天人」,認為她的外型酷似鍾楚紅(如果是的話,那替她拍唱片封套的攝影師真該抓去關 =,=),後來經楊慶煌引薦給夏玉順,但不知為何發片之事不了了之;1992年捲土重來,找了老牌演員林翠當經紀人,但不知是林翠太忙於自己兒子陳山河的發片事宜而忽略她,還是林楚麒真如傳聞般「太有個性」,國語專輯又再度只聞樓梯響,直到1996年,才推出唯一一張國語專輯《深情比酒濃》,成績慘澹。
馬浚偉原名馬志偉,是1993年的香港歌壇新人,同年有個在演藝圈發展模式跟他頗像的鄭嘉穎。馬浚偉出道後,因為長相的關係,被部分媒體稱為「小黎明」,而唱片公司更以「他不是黎明,他不是學友」作宣傳口號,一介新人一口氣沾兩位天王光出道,已經不得人好感,尤其黎明歌迷向來狂熱(有圖為證XD),因此不時有黎明歌迷杯葛馬浚偉的說法。
在香港唱不紅,還不時被喝倒彩,以當時港星的行為模式來說,很自然的就來到台灣了,後來和馬浚偉反目的經紀人范志榮,據說當時還賣掉一棟房子支持他到台灣發展,可惜馬浚偉到了台灣,雖沒什麼機會被噓,但也沒什麼成績可言,直到加入TVB拍劇,才逐漸熬出頭。
林楚麒〈深情比酒濃〉@《深情比酒濃》
曲:陳大力、陳秀男 詞:林美杏 編:王豫民
我實在無法理解林楚麒這張《深情比酒濃》,到底想把她定位成怎麼樣的歌手,都會女性嗎?但是整個形象只有老氣橫秋可以形容,實力唱將嗎?可是整張唱片根本沒什麼能發揮的地方,幾乎都是旋律平板的台式慢歌,還挑一首特別老氣的當主打,林楚麒好歹是巨肺級的歌手,歌聲的可塑性不俗,就算只唱最保守的台式慢歌,也可以挑戰難度高一點的,可能她真的沒有在歌壇發展的命吧(汗)。
馬浚偉〈我也曾醉過〉@《我也曾醉過》
曲:N. Tsuyoshi 詞:李子恆 編:王豫民
馬浚偉情況好一點,主打歌〈我也曾醉過〉是一首改編歌曲,原曲是長渕剛的〈待ち合わせの交差点〉,1985年曾被夏韶聲改編為粵語版〈交叉點〉,是他的首本名曲之一。
馬浚偉的歌藝OK,國語咬字也不錯,比次年來台發展的鄭嘉穎好得多,可惜個人特色不夠鮮明,而主打歌選了較「超齡」的成熟歌路,雖然他的聲線尚算沉穩,但比起夏韶聲深富韻味的粵語版,明顯被比了下去。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電影] 廿年前的台灣電檢與港片
好久沒有這樣完全沒圖、沒影音的一篇XD
在大部分的國家或地區,一部電影要能合法公映,必須先通過一些電影檢查的程序,就是所謂的「電檢」。不同地方的電影檢查單位不同,寬鬆標準不一,多年來香港電影為了賣埠,常需要將拍好的影片修剪為不同版本或結局,再送到各地送檢。然而在這樣的刪剪或修改的過程當中,不但可能破壞作品的完整性,嚴重時更可能導致作品面目全非,主旨潰散。
自2003年香港與中國簽署CEPA(全名: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香港電影可透過與中國電影界的合作,得到在全中國公映的機會,對於因逐漸失去東南亞電影市場而低迷不振的香港影業來說,是再度拓寬市場的好機會。
在商言商,中國大陸龐大的市場固然誘人,但因電檢而「破壞作品完整性」的情況,到了現在可說是變本加厲,因應中國異常嚴格的電檢制度,為了在中國公映,香港電影的創作自由不時受到影響,輕則如上篇所提的《葉問》般,修改掉一些「醜化」的場面,嚴重一點就如《大隻佬》、《殺破狼》等片的中國版本,為了通過電檢而將結局修改,使得電影失去原本題旨,甚至也有電影完全「變成另一部戲」,日後小站的「Eason影展」正好就有一部這種片…(這是題外話啦XD)。另一種情況則是為了迎合中國口味,電影逐漸失去本地特色、「去香港化」,失去了道地的色彩。
台灣在戒嚴時期的電檢,也是以嚴格聞名,港片在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困境,大多是來自當地保護本地影業的政策,而在輸入港片上有配額或稅制上的限制,然而因為政治、歷史的因素,港片在台灣被視為「國片」,進口上問題不大,主要的阻力就是電檢的嚴格管制,舉凡電檢單位認為有「弱化人民反共意識」、「醜化友好國家」、「非正統思想」、「宣揚迷信」和「描述罪惡過程過詳」的電影,輕則動刀、重則禁演,加上訂有《戡亂時期國片處理辦法》,不僅在大陸取景的電影不能登台,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當中(尤其是導演和演員),只要曾赴大陸拍片,非經解禁,其參與的作品一律封殺。
六、七十年代以來,台灣一直是港片的重要市場,據七十年代中影總經理梅長齡所述,七十年代台灣上映的國片和港片,比例約為六比四,到了八十年代,在國片經歷七十年代末的大衰退,加上國內片商轉投資港片,使港片大舉進佔,成了台灣華語片的絕對主流。
自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1988年起,報禁和有關電影檢查的一些限制,陸續解除,1989年更開放片商赴大陸取景拍片。在電影風氣逐漸開放、加上經濟景氣好之下,台灣的國片院線,1989年從原本的六條增為七條,1990年更增為九條,又由於國片產量不足,在院線增加之下,必然引進更多的港片。
1988年所實施的電檢新制,將原本的二級制(普遍級、限制級)之間,新增「輔導級」一級,而「限制級」的尺度亦隨之放寬。電檢放寬之後,一些題材敏感,甚至是多年來遭禁的影片,陸續闖關成功,如徐克的偏鋒爭議作《殺出地獄門》(港名:地獄無門)和《第一類型危險》,周潤發參演,描寫左派作家故事的《郁達夫傳奇》,許鞍華因曾赴大陸拍片而遭禁的《傾城之戀》,暴力恐怖的邵氏電影《人皮燈籠》,麥當雄、黎大煒以寫實為號召,描述女學生賣淫現象的《靚妹仔》等等。
在新制度和舊制度交替之際,總是會有一些模糊或爭議,尤其此際的「開放」,也只是相對而非絕對的開放,加上電檢是由人員把關,很多情況下的結果是自由心證的,而電檢人員又不見得具有電影方面的專業能力,因此電檢標準的爭議或批判也一直存在,除了色情、暴力尺度的拿捏,最容易產生爭議的,還是不同的思想、意識型態。
舉例來說,上述的《人皮燈籠》、《靚妹仔》都非一闖即過,前者動刀剪了血腥鏡頭,後者則有性愛、注射毒品鏡頭遭剪後才成功公映,這兩者還屬較「單純」的案例,林嶺東導演的《學校風雲》,是1988年當時電檢制度下的爭議電影,香港影評人金炳興應邀來台參與該年度金馬獎評審,後來憤而退出,原因之一正是在台灣看了面目全非的《學校風雲》。
《學校風雲》第一次送檢時,以「殘暴鏡頭過多」無法修剪為由遭禁,片商隨後自行修剪再送審,但新聞局的立場卻在於「擔心此片破壞學校、老師、學生的正面形象」,而將整部電影裡有關學校的部分,包括校園、教室等場景,以及老師、學生等稱呼,一律刪剪,整部電影的劇情由「學校」中抽離,劇情變得沒頭沒腦。引述金炳興當時在報上的批判,可以瞭解其對電檢單位專業性的質疑:
「這部電影卻能觸及香港生活層面,黑社會魔手伸入學校,台灣觀眾可能認為是神話,在香港卻是令人憂心的現實問題,我不明白台灣電檢單位為什麼對一部發生在香港的故事片那麼恐懼。通常,我們判斷電影中暴力場面,要看編導有沒有提出合理解釋,刪剪後的「學校風雲」,只見風雲,不見學校,其中暴力場面已無因果關係,這類無緣無故暴力場面才最易誤導,產生危險。
台灣電檢單位刪剪的學校場面,包括剛復自用的老師,與學生談馬經的胡混老師,當然也有像劉松仁演的那個肯為學生奮不顧身的老師,有不良的學生,也有被惡勢力欺逼的好學生,編導創作時作出這種平衡,相信是很正常現象,每個行業,都有敗類,都有克盡職守的正人君子,刪剪要說為了維護老師和學生形象,實在不通,也低估了觀眾的分辨能力。其中有場戲,有個不良學生打老師,其他學生眼見不忿,一齊衝上去打那個不良學生,一場毆鬥後,傾椅翻,但兩個學生還忙把老師的教席扶起,真不明白電檢單位為什麼把這樣令人感動的場面剪掉。林嶺東的「學生風雲」還三番兩次強調加入黑社會,就如鳥入囚籠,這本來是很好的意識,刪剪後卻一點都看不出來。」
除了《學校風雲》,同年上映的《小生驚驚》(港名:小生夢驚魂)也因為相似的原因遭修改,片中周潤發飾演的探長是全片大反派,台灣電檢單位因擔心「有損警察形象」,而將此角色的身份修改,但情節上還不至於像《學校風雲》般支離破碎。除了為保持某些族群正面形象而動刀,當時流行的江湖片,也常因題材敏感或「美化犯罪人物」之嫌,而受到電檢的壓力,如改編真人真事的國片《大盜李師科》,原名是「盜帥李師科」,因「盜帥」似有正面化其行為之嫌,被要求改名後才能上映。
嚴格的電檢制度,除了讓港片無法在台灣以全貌示人,受害最深的,其實是自家的國片,在太多題材不能拍之下,電影創作者束縛太多、動輒得咎,許多現實社會的問題,卻不准搬上銀幕;許多能出版小說的情節,也不能拍成電影,久而久之,不僅無法在外地市場爭雄,連自家的市場也逐漸被取代,等到了1988年之後,即使電檢尺度和拍片環境日漸開放,但此時的國片,也已回天乏術。
在大部分的國家或地區,一部電影要能合法公映,必須先通過一些電影檢查的程序,就是所謂的「電檢」。不同地方的電影檢查單位不同,寬鬆標準不一,多年來香港電影為了賣埠,常需要將拍好的影片修剪為不同版本或結局,再送到各地送檢。然而在這樣的刪剪或修改的過程當中,不但可能破壞作品的完整性,嚴重時更可能導致作品面目全非,主旨潰散。
自2003年香港與中國簽署CEPA(全名: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香港電影可透過與中國電影界的合作,得到在全中國公映的機會,對於因逐漸失去東南亞電影市場而低迷不振的香港影業來說,是再度拓寬市場的好機會。
在商言商,中國大陸龐大的市場固然誘人,但因電檢而「破壞作品完整性」的情況,到了現在可說是變本加厲,因應中國異常嚴格的電檢制度,為了在中國公映,香港電影的創作自由不時受到影響,輕則如上篇所提的《葉問》般,修改掉一些「醜化」的場面,嚴重一點就如《大隻佬》、《殺破狼》等片的中國版本,為了通過電檢而將結局修改,使得電影失去原本題旨,甚至也有電影完全「變成另一部戲」,日後小站的「Eason影展」正好就有一部這種片…(這是題外話啦XD)。另一種情況則是為了迎合中國口味,電影逐漸失去本地特色、「去香港化」,失去了道地的色彩。
台灣在戒嚴時期的電檢,也是以嚴格聞名,港片在東南亞其他地區的困境,大多是來自當地保護本地影業的政策,而在輸入港片上有配額或稅制上的限制,然而因為政治、歷史的因素,港片在台灣被視為「國片」,進口上問題不大,主要的阻力就是電檢的嚴格管制,舉凡電檢單位認為有「弱化人民反共意識」、「醜化友好國家」、「非正統思想」、「宣揚迷信」和「描述罪惡過程過詳」的電影,輕則動刀、重則禁演,加上訂有《戡亂時期國片處理辦法》,不僅在大陸取景的電影不能登台,一部電影的工作人員當中(尤其是導演和演員),只要曾赴大陸拍片,非經解禁,其參與的作品一律封殺。
六、七十年代以來,台灣一直是港片的重要市場,據七十年代中影總經理梅長齡所述,七十年代台灣上映的國片和港片,比例約為六比四,到了八十年代,在國片經歷七十年代末的大衰退,加上國內片商轉投資港片,使港片大舉進佔,成了台灣華語片的絕對主流。
自1987年解除戒嚴之後,1988年起,報禁和有關電影檢查的一些限制,陸續解除,1989年更開放片商赴大陸取景拍片。在電影風氣逐漸開放、加上經濟景氣好之下,台灣的國片院線,1989年從原本的六條增為七條,1990年更增為九條,又由於國片產量不足,在院線增加之下,必然引進更多的港片。
1988年所實施的電檢新制,將原本的二級制(普遍級、限制級)之間,新增「輔導級」一級,而「限制級」的尺度亦隨之放寬。電檢放寬之後,一些題材敏感,甚至是多年來遭禁的影片,陸續闖關成功,如徐克的偏鋒爭議作《殺出地獄門》(港名:地獄無門)和《第一類型危險》,周潤發參演,描寫左派作家故事的《郁達夫傳奇》,許鞍華因曾赴大陸拍片而遭禁的《傾城之戀》,暴力恐怖的邵氏電影《人皮燈籠》,麥當雄、黎大煒以寫實為號召,描述女學生賣淫現象的《靚妹仔》等等。
在新制度和舊制度交替之際,總是會有一些模糊或爭議,尤其此際的「開放」,也只是相對而非絕對的開放,加上電檢是由人員把關,很多情況下的結果是自由心證的,而電檢人員又不見得具有電影方面的專業能力,因此電檢標準的爭議或批判也一直存在,除了色情、暴力尺度的拿捏,最容易產生爭議的,還是不同的思想、意識型態。
舉例來說,上述的《人皮燈籠》、《靚妹仔》都非一闖即過,前者動刀剪了血腥鏡頭,後者則有性愛、注射毒品鏡頭遭剪後才成功公映,這兩者還屬較「單純」的案例,林嶺東導演的《學校風雲》,是1988年當時電檢制度下的爭議電影,香港影評人金炳興應邀來台參與該年度金馬獎評審,後來憤而退出,原因之一正是在台灣看了面目全非的《學校風雲》。
《學校風雲》第一次送檢時,以「殘暴鏡頭過多」無法修剪為由遭禁,片商隨後自行修剪再送審,但新聞局的立場卻在於「擔心此片破壞學校、老師、學生的正面形象」,而將整部電影裡有關學校的部分,包括校園、教室等場景,以及老師、學生等稱呼,一律刪剪,整部電影的劇情由「學校」中抽離,劇情變得沒頭沒腦。引述金炳興當時在報上的批判,可以瞭解其對電檢單位專業性的質疑:
「這部電影卻能觸及香港生活層面,黑社會魔手伸入學校,台灣觀眾可能認為是神話,在香港卻是令人憂心的現實問題,我不明白台灣電檢單位為什麼對一部發生在香港的故事片那麼恐懼。通常,我們判斷電影中暴力場面,要看編導有沒有提出合理解釋,刪剪後的「學校風雲」,只見風雲,不見學校,其中暴力場面已無因果關係,這類無緣無故暴力場面才最易誤導,產生危險。
台灣電檢單位刪剪的學校場面,包括剛復自用的老師,與學生談馬經的胡混老師,當然也有像劉松仁演的那個肯為學生奮不顧身的老師,有不良的學生,也有被惡勢力欺逼的好學生,編導創作時作出這種平衡,相信是很正常現象,每個行業,都有敗類,都有克盡職守的正人君子,刪剪要說為了維護老師和學生形象,實在不通,也低估了觀眾的分辨能力。其中有場戲,有個不良學生打老師,其他學生眼見不忿,一齊衝上去打那個不良學生,一場毆鬥後,傾椅翻,但兩個學生還忙把老師的教席扶起,真不明白電檢單位為什麼把這樣令人感動的場面剪掉。林嶺東的「學生風雲」還三番兩次強調加入黑社會,就如鳥入囚籠,這本來是很好的意識,刪剪後卻一點都看不出來。」
除了《學校風雲》,同年上映的《小生驚驚》(港名:小生夢驚魂)也因為相似的原因遭修改,片中周潤發飾演的探長是全片大反派,台灣電檢單位因擔心「有損警察形象」,而將此角色的身份修改,但情節上還不至於像《學校風雲》般支離破碎。除了為保持某些族群正面形象而動刀,當時流行的江湖片,也常因題材敏感或「美化犯罪人物」之嫌,而受到電檢的壓力,如改編真人真事的國片《大盜李師科》,原名是「盜帥李師科」,因「盜帥」似有正面化其行為之嫌,被要求改名後才能上映。
嚴格的電檢制度,除了讓港片無法在台灣以全貌示人,受害最深的,其實是自家的國片,在太多題材不能拍之下,電影創作者束縛太多、動輒得咎,許多現實社會的問題,卻不准搬上銀幕;許多能出版小說的情節,也不能拍成電影,久而久之,不僅無法在外地市場爭雄,連自家的市場也逐漸被取代,等到了1988年之後,即使電檢尺度和拍片環境日漸開放,但此時的國片,也已回天乏術。
2009年2月16日 星期一
[閒聊] 只因喜歡買……Orz
啊哈,《葉問》終於入手了耶~(苦笑)
呃…又到了貼敗家清單的時候了(飛踢),最近荷包大失血,除了買了一些DVD的關係外,罪魁禍首是它:
Eason巡迴Moving on了一年多,終於再度移動到台北,而且是眾望所歸(?)的小巨蛋,不過因為小巨蛋的場租,大約是香港紅磡體育館的三倍、中山足球場的兩倍,票價方面當然也會有所反應。
最高票價4500元,在小巨蛋還屬「正常」價位,但是站在觀眾的角度,這個價錢已經高過去年看兩場SK紅館演唱會的總和,也比中山足球場的「Moving on stage 2」足足高了五成以上。
小巨蛋限制多多、音響差、座位的視線、動線設計不良,卻坐收高額場租,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除了盡量少進場,好像也沒別的方法抵制,該慶幸還好這顆蛋很少有我非看不可的演出嗎(汗)?
還是買DVD比較歡樂(誤),以下這麼多DVD,大概只花了半張演唱會票的票價就買到了,所以說宅在家裡是對的(再誤)。
科科,港版《葉問》DVD終於入手,晚上要來看~(大心)。
背面~
碟~(有點糊掉Orz)
繼續買樂貿,最近好像沒有新出什麼特別想買的,所以以「漏網之魚」為主XD
「劉鎮偉補完計畫」,進度XX %。
左邊那片絕對不是在問候各位,右邊則是朋友送的(抖),順便一提,它的台灣片名是《完全自殺手冊》,黃子華(還有羅蘭)在片中很搶眼,男女主角完全是花瓶XD。
前些日子亞藝影音的邵氏影碟有買一送一的優惠,我很節制的只買了以上幾片。
買邵氏DVD請認明下圖的「金色包裝」,天映的邵氏DVD一開始是以4:3比例(640*480像素)製作,包裝為上圖銀色系列,後來因消費者抗議,才改以16:9比例(854*480)製作,包裝則是金色,以示區別。
不過很多經典好片都是銀色包裝時期出的,沒辦法,反正199元買兩部,能看就好。
有截圖有真相:
↑金色包裝的《長輩》。(請點圖放大原始比例)
↑銀色包裝的《人皮燈籠》。(請點圖放大原始比例)
這部是我童年的惡夢,不過我童年時並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只是聽了看過的人描述裡面剝人皮的方法,就被嚇到,記到現在。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部1982年的電影,在台灣拖到了1988年電檢開放後,還是送了四、五次以上檢,修掉不少殘忍鏡頭才通過的。
說到桂治洪,除了「恐怖片」、「變態」外,也是有比較認真的片,《成記茶樓》(1974年)和其續集《大哥成》(1975年)都是該年度香港票房Top 10,描述有古俠之風的茶樓老闆「大哥成」,在黑白兩道之間,為了實現公義與生存下去,而採取不得不的方式。
吳宇森奉為「經典之作」的張徹作品《十三太保》(1970年)。
呃…又到了貼敗家清單的時候了(飛踢),最近荷包大失血,除了買了一些DVD的關係外,罪魁禍首是它:
Eason巡迴Moving on了一年多,終於再度移動到台北,而且是眾望所歸(?)的小巨蛋,不過因為小巨蛋的場租,大約是香港紅磡體育館的三倍、中山足球場的兩倍,票價方面當然也會有所反應。
最高票價4500元,在小巨蛋還屬「正常」價位,但是站在觀眾的角度,這個價錢已經高過去年看兩場SK紅館演唱會的總和,也比中山足球場的「Moving on stage 2」足足高了五成以上。
小巨蛋限制多多、音響差、座位的視線、動線設計不良,卻坐收高額場租,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除了盡量少進場,好像也沒別的方法抵制,該慶幸還好這顆蛋很少有我非看不可的演出嗎(汗)?
還是買DVD比較歡樂(誤),以下這麼多DVD,大概只花了半張演唱會票的票價就買到了,所以說宅在家裡是對的(再誤)。
科科,港版《葉問》DVD終於入手,晚上要來看~(大心)。
背面~
碟~(有點糊掉Orz)
繼續買樂貿,最近好像沒有新出什麼特別想買的,所以以「漏網之魚」為主XD
「劉鎮偉補完計畫」,進度XX %。
左邊那片絕對不是在問候各位,右邊則是朋友送的(抖),順便一提,它的台灣片名是《完全自殺手冊》,黃子華(還有羅蘭)在片中很搶眼,男女主角完全是花瓶XD。
前些日子亞藝影音的邵氏影碟有買一送一的優惠,我很節制的只買了以上幾片。
買邵氏DVD請認明下圖的「金色包裝」,天映的邵氏DVD一開始是以4:3比例(640*480像素)製作,包裝為上圖銀色系列,後來因消費者抗議,才改以16:9比例(854*480)製作,包裝則是金色,以示區別。
不過很多經典好片都是銀色包裝時期出的,沒辦法,反正199元買兩部,能看就好。
有截圖有真相:
↑金色包裝的《長輩》。(請點圖放大原始比例)
↑銀色包裝的《人皮燈籠》。(請點圖放大原始比例)
這部是我童年的惡夢,不過我童年時並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只是聽了看過的人描述裡面剝人皮的方法,就被嚇到,記到現在。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部1982年的電影,在台灣拖到了1988年電檢開放後,還是送了四、五次以上檢,修掉不少殘忍鏡頭才通過的。
說到桂治洪,除了「恐怖片」、「變態」外,也是有比較認真的片,《成記茶樓》(1974年)和其續集《大哥成》(1975年)都是該年度香港票房Top 10,描述有古俠之風的茶樓老闆「大哥成」,在黑白兩道之間,為了實現公義與生存下去,而採取不得不的方式。
吳宇森奉為「經典之作」的張徹作品《十三太保》(1970年)。
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電影] 再世追魂(再世豪哥)
詢問度超高(好像在賣東西XD)的B級恐怖片。
溫馨提示:本篇部分圖片較血腥,而且按照慣例會透露劇情和結局,請自行斟酌服用。
梁小熊導演,呂良偉主演的《再世追魂》(1993年),是一部低成本的恐怖片,當時並沒有太起眼的票房或口碑,但在多年後的現在,卻成了詢問度頗高的電影,在PTT的港片版和電影版,光是近幾個月,已經至少被詢問了四、五次之多。
《再世追魂》在台灣的片名是《再世豪哥》,不用說也知道是搭主演《跛豪》一炮而紅的呂良偉順風車,這個台版片名著實誤導人,因為此片與「跛豪」一丁點關係都搭不上,雖然「跛豪」本人在《跛豪》一片推出的同年(1991年)已去世,但此片還沒大膽到拿死者開玩笑,「再世」兩字,指的不是「跛豪」或呂良偉,而是片中纏上主角的怨靈。
「再」片之所以讓許多人留下印象,相信是因為片中有不少嚇人的場面,如最常被拿來當線索的「呂良偉掏耳朵」或「小孩將死金魚塞口中」等,雖然有些噁心、血腥,但還不至於過份渲染噴血鏡頭,的確達到了恐怖和衝擊的效果。
洪浪(黃光亮 飾)、洪旋和洪濤三兄妹,是偷渡到香港作案的惡犯,三人殺人不眨眼,小孩、孕婦都照樣殘殺,唯獨對自己人重情重義。
陳大偉(呂良偉 飾)是一名傑出探員,他和琪琪(劉瑞琪 飾)是一對恩愛夫妻,琪琪臨盆在即時,大偉接到上級指派,加入捉拿打劫、殺人的洪浪一行人。
大偉和三犯對峙,激戰時槍殺了洪旋和洪濤,大偉與洪濤從樓上跌落,大偉倒吊半空,兩人慘死的死狀映入眼簾…
大偉趕到醫院看琪琪,在醫院裡卻一再看到死去的洪旋和洪濤。琪琪誕下龍鳳胎,孩子的額頭有著如同洪旋、洪濤致命槍傷的胎記。
一對龍鳳胎出世後,大偉不斷碰到怪事,如家中的鸚鵡離奇死亡,又不時將自己的孩子看做死去的洪濤和洪旋,但大偉還是說服自己是因之前受到刺激而產生幻覺。
雙胞胎兄妹逐漸長大,兩兄妹感情要好,但排斥大偉,怎麼教都不會叫大偉「爸爸」,一日兩兄妹透過車窗,與移送監獄的洪浪照面,兩兄妹竟對著車窗,猛叫「哥哥」...
自從見過洪浪後,兩兄妹對大偉的敵意更加明顯,三番四次做出危害大偉的行為,大偉還因此一隻耳朵失聰。
大偉險被兩兄妹殺死,覺得事有蹊蹺,甚至開始懷疑兩兄妹是惡靈轉世報復,琪琪卻堅持孩子不懂事,只有大偉的同僚兼好友,信奉風水的肥明(鄭則士 飾)相信大偉,還幫大偉弄來風水魚趨吉避凶。
另一方面,入獄後的洪浪兇殘依然,連看守的員警都被他徒手扯下眼珠和手指,洪浪視大偉為殺弟妹的大仇人,處心積慮逃獄向大偉報復。
大偉因內憂外患而心煩意亂,不但追捕不到逃獄的洪浪,更令肥明等弟兄受傷,因此被停職。
大偉咬定兩兄妹是魔胎,與琪琪發生爭執,此時肥明所送的風水魚魚缸忽然爆炸,兩兄妹竟開始玩弄死去的金魚。
大偉趕到肥明家,發現肥明已被洪浪殘殺。終於感受到兩兄妹異狀的琪琪,也被兩兄妹害得跌下樓梯重傷。
摯友和妻子遇害,大偉忍無可忍,決定親手解決一對兒女,於是在家中佈下機關,等著洪浪上門尋仇,企圖讓孩子與洪浪同歸於盡...
大偉被岳父開導,決定救回親兒,在家中與洪浪發生惡戰,最後靠著引爆機關將洪浪炸死。
爆炸後,大偉與孩子勉強逃出,兩兄妹卻昏迷不醒,忽然雷電大作,似乎有什麼東西離開兩兄妹的身體,清醒後的兩個孩子,額頭的胎記消失,對著大偉終於叫出「爸爸」兩字。
「再」片是一部純粹的驚慄恐怖片,相較於和當代「不務正業」的多數鬼片,它不但幾乎沒有搞笑情節,也不以情慾裸露的鏡頭號召,而主線文戲如呂良偉和劉瑞琪的夫妻情、呂良偉和鄭則士的好哥們友誼等,也都只是輕描淡寫。
「再」片可說是一部明顯的B級甚至C級恐怖片,它很明顯拍得粗糙,道具或化粧都有點假,再配上「行貨」音效,劇情上也不大講究細節的合理性,不過這顯然只是小問題,B或C級片本來就不需要太精緻或太合理,正因為沒有「必須合理」的框架,才能肆無忌憚的炮製嚇唬人的場面,讓人不需要花什麼腦力,只要「享受」一點恐懼或提心吊膽的「娛樂效果」,這也是這類片子吸引人的要素之一。
「再」片最大的敗筆,是它功虧一簣的結局。老師有說過,好的結局可以將恐怖片的恐怖感延伸,看完電影之後還是餘悸猶存,甚至形成惡夢;不好的結局卻可以讓前面辛苦營造、累積的恐懼感,當頭棒喝般一棍子打散。
在許多純粹的恐怖片裡,並不存在「正義必勝」、「冤有頭債有主」、「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等定律,因為如果這些規則或公式存在,當一切有跡可尋而且能夠預期時,到了最後的恐怖都是有限的。
「再」片讓無辜的呂良偉和兩個小孩,最後終於擺脫惡靈,也許符合人性,卻不符合恐懼的心理。最終呂良偉和黃光亮之戰,怨靈兄妹在旁沒有任何表現,已經將恐怖片轉為暴力動作片,暴力戲份之後急著收尾,忘了留下一點恐怖片的餘味,結尾又收的太突然(大哥死了,所以弟妹的怨靈自動消失?)、太簡陋(打個雷就沒事了,雷還要打得很假...),讓人囧了一下之餘,前面部分可怖場面累積的恐懼感或壓迫感,不知不覺也少了大半。
溫馨提示:本篇部分圖片較血腥,而且按照慣例會透露劇情和結局,請自行斟酌服用。
梁小熊導演,呂良偉主演的《再世追魂》(1993年),是一部低成本的恐怖片,當時並沒有太起眼的票房或口碑,但在多年後的現在,卻成了詢問度頗高的電影,在PTT的港片版和電影版,光是近幾個月,已經至少被詢問了四、五次之多。
《再世追魂》在台灣的片名是《再世豪哥》,不用說也知道是搭主演《跛豪》一炮而紅的呂良偉順風車,這個台版片名著實誤導人,因為此片與「跛豪」一丁點關係都搭不上,雖然「跛豪」本人在《跛豪》一片推出的同年(1991年)已去世,但此片還沒大膽到拿死者開玩笑,「再世」兩字,指的不是「跛豪」或呂良偉,而是片中纏上主角的怨靈。
「再」片之所以讓許多人留下印象,相信是因為片中有不少嚇人的場面,如最常被拿來當線索的「呂良偉掏耳朵」或「小孩將死金魚塞口中」等,雖然有些噁心、血腥,但還不至於過份渲染噴血鏡頭,的確達到了恐怖和衝擊的效果。
洪浪(黃光亮 飾)、洪旋和洪濤三兄妹,是偷渡到香港作案的惡犯,三人殺人不眨眼,小孩、孕婦都照樣殘殺,唯獨對自己人重情重義。
陳大偉(呂良偉 飾)是一名傑出探員,他和琪琪(劉瑞琪 飾)是一對恩愛夫妻,琪琪臨盆在即時,大偉接到上級指派,加入捉拿打劫、殺人的洪浪一行人。
大偉和三犯對峙,激戰時槍殺了洪旋和洪濤,大偉與洪濤從樓上跌落,大偉倒吊半空,兩人慘死的死狀映入眼簾…
大偉趕到醫院看琪琪,在醫院裡卻一再看到死去的洪旋和洪濤。琪琪誕下龍鳳胎,孩子的額頭有著如同洪旋、洪濤致命槍傷的胎記。
一對龍鳳胎出世後,大偉不斷碰到怪事,如家中的鸚鵡離奇死亡,又不時將自己的孩子看做死去的洪濤和洪旋,但大偉還是說服自己是因之前受到刺激而產生幻覺。
雙胞胎兄妹逐漸長大,兩兄妹感情要好,但排斥大偉,怎麼教都不會叫大偉「爸爸」,一日兩兄妹透過車窗,與移送監獄的洪浪照面,兩兄妹竟對著車窗,猛叫「哥哥」...
自從見過洪浪後,兩兄妹對大偉的敵意更加明顯,三番四次做出危害大偉的行為,大偉還因此一隻耳朵失聰。
大偉險被兩兄妹殺死,覺得事有蹊蹺,甚至開始懷疑兩兄妹是惡靈轉世報復,琪琪卻堅持孩子不懂事,只有大偉的同僚兼好友,信奉風水的肥明(鄭則士 飾)相信大偉,還幫大偉弄來風水魚趨吉避凶。
另一方面,入獄後的洪浪兇殘依然,連看守的員警都被他徒手扯下眼珠和手指,洪浪視大偉為殺弟妹的大仇人,處心積慮逃獄向大偉報復。
大偉因內憂外患而心煩意亂,不但追捕不到逃獄的洪浪,更令肥明等弟兄受傷,因此被停職。
大偉咬定兩兄妹是魔胎,與琪琪發生爭執,此時肥明所送的風水魚魚缸忽然爆炸,兩兄妹竟開始玩弄死去的金魚。
大偉趕到肥明家,發現肥明已被洪浪殘殺。終於感受到兩兄妹異狀的琪琪,也被兩兄妹害得跌下樓梯重傷。
摯友和妻子遇害,大偉忍無可忍,決定親手解決一對兒女,於是在家中佈下機關,等著洪浪上門尋仇,企圖讓孩子與洪浪同歸於盡...
大偉被岳父開導,決定救回親兒,在家中與洪浪發生惡戰,最後靠著引爆機關將洪浪炸死。
爆炸後,大偉與孩子勉強逃出,兩兄妹卻昏迷不醒,忽然雷電大作,似乎有什麼東西離開兩兄妹的身體,清醒後的兩個孩子,額頭的胎記消失,對著大偉終於叫出「爸爸」兩字。
「再」片是一部純粹的驚慄恐怖片,相較於和當代「不務正業」的多數鬼片,它不但幾乎沒有搞笑情節,也不以情慾裸露的鏡頭號召,而主線文戲如呂良偉和劉瑞琪的夫妻情、呂良偉和鄭則士的好哥們友誼等,也都只是輕描淡寫。
「再」片可說是一部明顯的B級甚至C級恐怖片,它很明顯拍得粗糙,道具或化粧都有點假,再配上「行貨」音效,劇情上也不大講究細節的合理性,不過這顯然只是小問題,B或C級片本來就不需要太精緻或太合理,正因為沒有「必須合理」的框架,才能肆無忌憚的炮製嚇唬人的場面,讓人不需要花什麼腦力,只要「享受」一點恐懼或提心吊膽的「娛樂效果」,這也是這類片子吸引人的要素之一。
「再」片最大的敗筆,是它功虧一簣的結局。老師有說過,好的結局可以將恐怖片的恐怖感延伸,看完電影之後還是餘悸猶存,甚至形成惡夢;不好的結局卻可以讓前面辛苦營造、累積的恐懼感,當頭棒喝般一棍子打散。
在許多純粹的恐怖片裡,並不存在「正義必勝」、「冤有頭債有主」、「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等等定律,因為如果這些規則或公式存在,當一切有跡可尋而且能夠預期時,到了最後的恐怖都是有限的。
「再」片讓無辜的呂良偉和兩個小孩,最後終於擺脫惡靈,也許符合人性,卻不符合恐懼的心理。最終呂良偉和黃光亮之戰,怨靈兄妹在旁沒有任何表現,已經將恐怖片轉為暴力動作片,暴力戲份之後急著收尾,忘了留下一點恐怖片的餘味,結尾又收的太突然(大哥死了,所以弟妹的怨靈自動消失?)、太簡陋(打個雷就沒事了,雷還要打得很假...),讓人囧了一下之餘,前面部分可怖場面累積的恐懼感或壓迫感,不知不覺也少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