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2日 星期六

[80's港星潮] 港星潮前奏——港劇與台製港劇

香港娛樂工業中,最早對台灣造成影響的還是電影,但說到香港明星大舉前來台灣發展,就要從八十年代台灣戲劇上的「哈港」風氣說起。

「港星潮」在戲劇上早於音樂的,九十年代初是台灣歌影視被香港影響的最全面的時期,而在這之前最大規模的港星來台發展,則是發生在電視圈。其實歌影視的圈子從來都是有交集的,對港星的接受度,也許就是這麼累積下來的。

1982年《楚留香》空前轟動,1984年之後雖停播港劇,但停不了台劇用港星,台灣戲劇啟用大批港星與來自香港的幕後人員,對台灣戲劇風格上造成深刻的影響。


三台播放港劇與《楚留香》熱潮

為了刺激收視,三台在1980年以來已外購囤積了一些港劇,但一直保持觀望,由於當時台灣的電視風氣甚為保守,新聞局把關嚴格,港劇中的仇殺之類劇情,被認為不符合電視節目的社教功能。

1982年4月,中視為了對抗華視深受歡迎的綜藝節目——由張小燕主持的《綜藝一百》,率先宣布在每週日八點播放由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主演的武俠港劇《楚留香》,其餘兩台則繼續觀望。結果《楚留香》在播出後大為轟動,廣受觀眾歡迎,收看《楚留香》成了全民運動,為中視創下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空前高收視率,揚眉吐氣之餘也在廣告收益上賺得盤滿缽滿。

以當時來看,《楚留香》劇情懸疑緊湊、節奏明快;演員外型出色、演技自然;武打設計、燈光服飾較本地戲劇講究,在在都讓觀眾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也難怪會創下空前佳績,打得本土戲劇灰頭土臉。究其原因也與三台自製戲劇的不長進有關,以往《保鏢》、《包青天》等台灣戲劇也曾外銷香港星馬,造成不小的熱潮,然而多年以來戲劇製作不進反退,與一部《楚留香》一比高下立見。

中視播出《楚留香》之後,在台灣的轟動程度更勝預期,另外兩台當然想跟進。播放港劇開了觀眾眼界,也引起少數衛道人士的反彈,疾言厲色要求停播;反對港劇的聲浪也來自本地演藝團體——播出外購港劇將壓縮本土戲劇空間,影響本土演員今後的演出機會,因此演員工會激烈抗議。

1982年5月,在新聞局的協調之下,三台協議每台以四個月輪流一次的方式,每年各在四個月內播出港劇。1982年8月,中視在播完17集的《楚留香》之後,不得不忍痛停播,而接力播出港劇的是華視,當然不會放過《楚留香》這塊肥肉,趕緊買下剩下版權,接著中視未播畢的部分推出。

《楚留香》一劇在1982年10月播畢,接檔戲是姜大衛主演的《琥珀青龍》。大多數播港劇的時段,播港劇的電視台都能取得收視的領先,但就沒有一齣的轟動程度可與《楚留香》比擬,其中收視較佳的還有同是鄭少秋與趙雅芝主演的《飛鷹》,在百分之五十上下。《十三妹》則是收視較差的一部港劇,這部戲是在中視以《上海灘》、《風塵三奇俠》送審,新聞局未通過之下,倉促接檔《飛鷹》的,收視率平均在百分之三十出頭。

三台播放港劇之事在1983年9月生變,電視學會上華視總經理吳寶華提議:在三台播完兩輪港劇後,停止播放港劇,即港劇的播放到1984年4月為止,獲得兩台總經理贊同,官方說法是「用兩年觀摩港劇期限巳夠了」,主要原因應和國內演藝團體不斷的抗議聲浪有關。直到九十年代解禁之前,港劇在三台絕跡,錄影帶出租店成了港劇在台灣最重要據點,仍有著龐大的市場。

在1982年4月到1984年4月期間,三台播放過的港劇如下:

出品電視台/劇名 演員            電視台/起播時間

無線《楚留香》  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主演 中視1982年4月、華視1982年8月
麗的《琥珀青龍》 姜大衛、陳秀雯、伍衛國主演 華視1982年10月
無線《楊門女將》 汪明荃、馮寶寶、李琳琳主演 台視1982年12月
無線《英雄出少年》石修、苗僑偉、歐陽佩珊主演 台視1983年1月
無線《飛鷹》   鄭少秋、趙雅芝、陳玉蓮主演 中視1983年4月
無線《十三妹》  黃杏秀、翁美玲、任達華主演 中視1983年6月
麗的《天蠶變》  徐少強、苗可秀、余安安主演 華視1983年8月
無線《天龍八部》 梁家仁、湯鎮業、黃日華主演 台視1983年12月

*麗的電視即為亞洲電視(亞視)前身。


台製港劇——港劇模式的戲劇風氣

港劇在台播出雖有不少反對聲浪,其正面價值仍是不容忽視的,播出港劇之後,刺激著三台對戲劇製作做出檢討,1982年台視推出港劇《楊門女將》時,華視以衛子雲自導自演的自製劇《小李飛刀》應戰,此劇打著為提昇國內戲劇的品質傾力製作旗號,採電影手法拍攝,絕大部份都是外景的高成本電視劇,結果與《楊門女將》在收視上互有領先。此外,也許演員工會對於港劇的部分態度有點小家子氣,但港劇與港星殺到,也令本地演員警惕而致力自我提升,更對本地演藝界的團結起了作用——《小李飛刀》與《楊門女將》熱戰期間,連華視綜藝大姊大張小燕,都表示願為《小李飛刀》跑龍套。

「台製港劇」是在港劇風行的影響下,產生的一個名詞,此際有許多本地自製戲劇皆標榜「港劇模式」製作,聘用香港演員及幕後人員、品質媲美港劇等等。最早號稱「台製港劇」的戲劇,是來自1983年4月,李道洪為華視製作的《大明英烈傳─虎威》,李道洪自己出身香港,《大明英烈傳─虎威》也啟用了香港導演參與策劃、服裝造型由香港設計師孔權開擔任,更請來港星羅烈、梁家倫等參與演出。

港劇在1984年停播,然而停不了港風吹至,一齣齣標榜「台製港劇」的台灣戲劇紛紛出現。播放港劇時還只限於一週一次,然而滲入港風的台灣戲劇可沒有播放的限制。

1984年開始,「台製港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三台連續劇啟用大批香港的演員與工作人員,不僅八點檔常港星打港星,三台攝影棚更時常充斥著廣東話。單單1984年這一年裡,播放或籌拍的「台製港劇」就有《鐵血楊家將》(姜大衛)、《少林寺》(石修)、《少林小福星》(石修、黃杏秀、吳元俊)、《天龍劍俠》(徐少強、魏秋樺)、《江湖夜雨十年燈》(徐少強、黃杏秀、董瑋、石修)、《楚留香新傳》(鄭少秋、米雪、高雄)、《傲嘯江湖》(劉雪華、莫少聰)、《笑傲江湖》(梁家仁、劉雪華)等等,這些戲不僅以港星掛帥主演,幕後的工作人員也有不少是來自香港。

到了八十年代後期,已漸漸不能在報紙上發現「台製港劇」一詞,倒不是台灣戲劇不再用港星或香港班底,只是經過幾年的磨合,港星、香港工作人員甚至港式戲劇風格,都已逐漸與本地戲劇融合,再不需要特別強調。有一些港星更長期與台灣電視台合作,長留台灣發展,形同在地人,如曾慶瑜、潘迎紫、劉雪華、孟飛和顧冠忠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歡迎留言,但即日起不回覆匿名留言,敬請見諒。(匿名留言仍會照常發佈)

2.因Blogger會自動判斷垃圾留言,有時會產生誤判,若您的留言沒有顯示(尤其留言兩次或以上,都沒有顯示時),很可能是遭到誤判,待版工發現時會代為發佈,但有時間差,請見諒。

3.除非廣告或有不雅文字,皆不會主動刪除留言,但若您有需要保存您的留言,建議在送出之前先複製好,雖然次數極少,但偶有換頁或系統問題而導致留言被吃,而無法找回來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