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5日 星期四
[個人] 福和大戲院
一切只能回味!福和戲院走入歷史 當紅戲院沒落成廢墟…
紅極一時「福和戲院」,沒落成廢墟。
ETtoday 2008/02/11 11:22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坐落在台北縣永和市的福和戲院,早期曾經是當紅戲院,每天都有大排長龍的人潮,不過,三十年過去,戲院逐漸沒落,即使五年前,名導演蔡明亮曾經在福和戲院取景拍攝電影「不見不散」,但隨著電影的宣傳結束,福和戲院也正式走入歷史。
牆壁上還掛著福和大戲院的招牌,原本應該張貼大行掛版的支架已經老舊不堪,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紅極一時的戲院。
秀朗里第十四鄰鄰長黃先生:「一場都有上千個座位,有上千座就有上千人了,在外面排隊也有上千人」。
黃伯伯與戲院為鄰已經三十年,過去最紅的時候,位置都不夠坐,不過可能是地點不吃香或是裝潢不夠亮麗,來看戲的人逐漸變少,五年多前宣告關閉,直到名導演蔡明亮在這裡取景,拍攝電影「不見不散」,才又再度引來一些觀光人潮。
黃伯伯指著屋頂表示,在電影「不散」裡有個下雨的場景,就是在這裡拍攝,導演特意將屋頂弄得支離破碎,營造出美感,蔡明亮甚至將榮獲多項國際大獎的電影「你那邊幾點」首映會辦在福和戲院,為的就是懷念老電影老戲院。
不過,隨著所有宣傳活動的結束,福和戲院又再度陷入寂靜宣告落幕,留給左鄰右舍無限懷念。
我是看港片(國片)長大的,而大多數看電影的回憶,都是發生在福和戲院。
打從我對電影有記憶以來,福和戲院就存在我的腦海中。我的童年是生長在永和,即使到了國中一年級時,搬家到台北,仍然就讀於永和的福和國中,因此對15歲以前的我而言,永和都是最主要的活動區域。
照新聞的說法,福和戲院營運的時間有三十年,而我所參與到的,只是它的一半。福和戲院位於永和市永利路上,一、二樓是市場,要走上三樓才是戲院,樓梯面積很寬,梯的間距很小,爬樓梯看電影的感覺跟現代影城大異其趣;戲院旁邊和樓上都是住宅,我一直很好奇住在那裡會不會聽到戲院裡的音響聲音?
福和戲院專播二輪國片(港片),院裡有兩廳——「福廳」和「和廳」,福廳很大,有上千個座位。作為二輪戲院,「俗擱大碗」是必備的,福和戲院的一廳會播映兩部電影,不劃位也不清場,也就是喜歡的電影要看兩次也OK。通常下檔後的電影,會先在大廳「福廳」播一週,然後再到小廳「和廳」播映一週,當然熱門大片或太冷門片子都可能有例外;我的記憶所及的年代中,最早的入場費是50元。
在港片風行的年代,福和戲院不愁沒生意,我體驗過「福廳」客滿的盛況,這間戲院不劃位,廳滿了照賣,一次放映《鹿鼎記》時,我是坐在地上看完的。當時永和有兩間二輪戲院,另一間美麗華戲院專播西洋電影,但在港片極盛時也放映過港片,我在那裡看過《重慶森林》和《金枝玉葉》。
福和戲院也沒有實施「三級制」,有時甚至把三級片和非三級片放在同廳播放。我從很小的時候,爸媽帶我去戲院時,普遍級的電影,中間預告卻是三點全露的。又有次我帶中部來的阿姨去看戲,一時看錯,原本要看福廳播的鬼片,卻錯買和廳的戲票,結果和廳正在播映《69度誘惑》,我很不好意思的拜託售票員給我換票,好心的售票員還答應了。最深刻的一次則是國中時,一次戲院把《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和《武俠七公主之天劍絕刀》排在同廳放映,我想看後者,於是和朋友進場,先看《人肉叉燒包》,演到中間我已經承受極大壓力、頻頻遮眼,到最後實在不敢看,於是逃出戲院,等到該片演完才再買一次票進場看戲兼找朋友,這件事一時成為笑柄。
最後一次到這裡看電影,我記得是在1999年,看的是《特警新人類》和《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當時我已經讀大學,永和早已不是我的活動範圍,是特地跑來看的。此時港片已屬沒落,這兩部已經算是香港該年暑假第一檔大製作,我當時也是抱著對這間戲院好久不見的心情特別去看,沒想到成了我的最後一次。
福和戲院最後一次出名的事蹟,是蔡明亮導演在這裡拍攝電影《不散》,我後知後覺,電影推出以後才知道這件事,只能從當時的報導瞭解這件事。
電影院裡有鬼 愛是孤魂野鬼,欲是孤魂野鬼,遺忘更是孤魂野鬼……
【張小虹】
不鬧鬼的地方沒有歷史,因為有過人氣的地方才會有鬼氣。
蔡明亮才拿下威尼斯影展費比西獎的新電影《不散》,以胡金銓的武俠經典《龍門客棧》為致敬對象,藉著一座老戲院(永和福和大戲院)的落幕,展開一場人鬼同途的暗夜苦雨。整部電影有著蔡明亮一貫的緩慢節奏與影像風格,沒有敘事結構的鋪陳,只有人在空間中不斷的移動,以及因為移動而開展的巧遇偶合,擦身而過。這是一部充滿「盲點」的電影,因為《不散》的是飄渺恍惚的記憶,是悄然流逝的青春,是皮膚毛細孔感應到的溫度與濕度,是氤氳不散在空氣中的氣味,而這些都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所以像鬼。
整部電影的真正主角,不是日本觀光客三田村恭伸,不是瘸腿售票員陳湘琪,當然也不是在片中驚鴻一瞥的陳朝榮、楊貴媚或李康生。《不散》的真正主角不是人,而是一整座戲院空間,以及在戲院空間中陰魂不散的感官記憶。福和大戲院,一個破落殘敗的千人電影院,有著各種盤旋崎嶇的密室暗道,它的蒼老不只是剝落的石灰壁癌,更是它的「大」與「空」。「大」是以空間見證電影曾有的繁華興盛,「空」是唏噓感嘆千人同場的盛況不再。《龍門客棧》的年代是大戲院的年代,那時還沒有VHS、DVD或Cable,看電影一定得買票上戲院,而在那個年代上戲院,又是一件多麼讓人興高采烈的盛事。而今人去樓空,城市邊緣的老戲院早已淪為二輪電影的廢墟,稀稀疏疏的觀眾填不滿空空盪盪的戲院,大而無當便成了真正的殘酷、寫在空間上的老去年華。
蔡明亮的電影一向強調真實的時間、真實的空間與真實的人物,尤其是在影像敘事上,鮮少用倒敘的處理方式,打斷時間的行徑。《不散》的真實,卻是來自於同一空間內壓縮不同時間所造成的超真實,彷彿落幕的大戲院「曲終人不散」,所有纏繞在戲院中氤氳不散的孤魂野鬼,都趕來謝幕。福和大戲院作為一座超現實主義的墳場,就在於有形空間所幻化積累的無形記憶。愛是孤魂野鬼,欲是孤魂野鬼,遺忘更是孤魂野鬼。
談論電影本身的「後設電影」一向枯燥無味,蔡明亮竟然能把一部有關電影與電影院的「後設」電影,拍得如此官能、如此詭譎、如此幽默。電影院是電影的肉身,電影如果是「幻影戲」,那電影銀幕所流瀉出的人影即鬼影,便全都留駐在戲院的肉身之中,陰魂不散。坐在戲院座位上的苗天、石雋,觀看著銀幕上的《龍門客棧》而淚水盈眶,追憶昔日英挺俊拔的身影不再。但我們也不要忘記,坐在戲院座位上的苗天、石雋還是在電影之中,戲中戲、影中影,就算有時間流逝的歲月痕跡對比,也依舊鬼影幢幢,而非真實/虛構、人/鬼的一刀兩斷。
沒有什麼是可以一刀兩斷的,不論是電影《不散》中女售票員不曾言明的暗戀,還是觀望走位的男同志釣人文化。戲院可以是一間巨大的廁所,而廁所也可以是一個人生百味的戲劇舞台。蔡明亮電影中的真實是一種詭異的影像黏膜,會偎身、會沾黏、會感染,所以就更像鬼。
只有看完《不散》之後,我們才再一次了解,所有的電影都是鬼片,所有的電影院都是鬼屋。
【2003-09-23/聯合報/E7版/聯合副刊】
這家戲院我去過一次,在我朋友家附近
回覆刪除聽說以前都播首輪電影
當時是去看二輪片星願(張柏芝演的)
跟兩個好友一起去,三人哭的悉哩嘩啦>///<
戲院還蠻大的,但廁所讓我覺得蠻詭異的...
聽說有死過人,害我上廁飆快
那時還跟一個好友
道這戲院花一千元買港片海報(任你挑)
於住宅裡面的一個戲院
感覺非常特別...
ringo:
回覆刪除不愧是魔王,電影方面的閱歷真是超乎常人XD
從我有印象以來,福和戲院就是二輪戲院了(不過我的印象是從1985年左右才開始),但偶爾也放過一些首輪片,我記得一些像《孫小毛魔界歷險》之類主打小孩的片,不只福和戲院,永和另一間二輪電影戲院「美麗華」都是首輪放映,入場還送橡皮擦跟鉛筆呢XDD
美麗華是我高中時期去過的
回覆刪除都看洋片
記得一堆同學周六下課
在那看修女也瘋狂2
看的好歡樂啊!!!!
ringo:
回覆刪除美麗華算是專放洋片的二輪戲院,目前還健在,前一陣子新聞上看到在辦一百元一票看到底XD
我去美麗華的次數比福和少很多,不過可能已經是我生平去過第二多次的電影院了
我對它的童年回憶,大概就是吸血鬼、狼人、殭屍......想起來都蠻扭曲的XDD
無意間看到的
回覆刪除https://lenpep.wordpress.com/2018/02/01/fuhe-grand-theatre-%E7%A6%8F%E5%92%8C%E5%A4%A7%E6%88%B2%E9%99%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