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寫「港星 v.s. 台語歌」之後,我曾想試著整理唱過粵語歌的台灣歌手,但隨後因人數太多,自覺會遺漏不少而作罷,後來經香港網友tombus20002000提議,才又想起之前放棄的這個主題,有點自不量力的想嘗試寫寫看,非常歡迎補充或指教,我知道一定有遺漏,請手下留情鞭小力一點(抖)。
要說明一下,這一系列會以不諳粵語的台灣歌手為主,如王傑或周華健這種「半台半港」的不會列入,星馬歌手(即使主力在台灣發展)當然也不計入,而台灣歌手在演唱會上所演唱的,如周杰倫唱〈講不出聲〉,或者F4四子在演唱會上各自演唱的粵語歌等等,這邊暫時都不涉及。
齊秦
齊秦於1987年憑一首〈大約在冬季〉在香港聲名大噪,隔年接拍了他的第一部港片,由林德祿執導的《應召女郎》,和張曼玉大演對手戲,同時也主唱了電影主題曲,包括這首粵語歌插曲〈感覺〉,是齊秦唯一的粵語歌曲。
我查不到這首歌是否有收錄在他的唱片裡,自然也拿不出完整版,只能提供電影擷取的版本,會有片中的對話等雜音(汗)。
齊秦〈感覺〉電影擷取版@《應召女郎1988》
羅大佑
1988年,羅大佑在香港成立「音樂工廠」,1991年,「音樂工廠」推出第一張專輯《皇后大道東》,以羅大佑、花比傲和林夕為主要創作班底,演唱部分找來黃霑、梅艷芳、葉德嫻、夏韶聲、蔣志光和袁鳳瑛等,而羅大佑自己只唱了半首粵語歌——和蔣志光合唱的〈皇后大道東〉。
「音樂工廠」的唱片,往往以羅大佑為主腦,並找來許多歌手助陣,如同年的台語專輯《原鄉》以及1992年的《首都》,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唱片裡有不少「一雞兩味」的情況,根據羅大佑的想法,是一種「音樂可能性開發的嘗試」和「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各自扣合當地特有的文化與時代內涵,唱出在地人的心聲」(來源),而非單純為了省事或出於保守的市場策略,情況有點像陳奕迅胎死腹中的「Two Sided」(概念為從不同的角度角色看事物,原本《What's Going On...?》大碟的概念)。
《首都》裡面羅大佑唱了更多的粵語歌,其中有台語歌〈火車〉的粵語版〈飛車〉,兩首歌都可以很清楚看到「當地特有的文化」。
羅大佑〈飛車〉@《首都》
曲:羅大佑 詞:林夕 編:花比傲
豹小子
1991年出道的雙人男子團體,由李東元(Tony)和吳仕龍(Four)組成,1992年進軍香港樂壇,推出《Love Me Now》粵語專輯,除了同名主打歌〈Love Me Now〉外,還和許秋怡合唱一首〈Hey Paula〉。
黃安
1993年華視連續劇《包青天》紅遍台港大陸,黃安一首片尾曲〈新鴛鴦蝴蝶夢〉也唱到街知巷聞,順便紅到香港,於是出現了粵語版〈愛於錯誤年代〉,黃安絕對符合「不諳粵語」這項特點,應該是硬記發音演唱,沒有國語原版那麼流暢動聽,但多了份娛樂效果。
〈愛於錯誤年代〉@《戲劇經典三:大太監與小木匠》(1993年)
曲:黃安 詞:韋然
特別附上歌詞:
謠言煙花似戲夢 天意將一生作弄
相識相聚太匆匆
舊愛新歡兩抱憾 給困擾的心太亂
青天可會問誰在怨
是與非怎去判斷 痴醉中不懂決絕
編一些故事做遮掩
沒去瀟灑去吻別 戀愛鴛鴦彩蝶
青天可會問誰在變
不想理對與不對 愛於錯誤年代
徘徊夢裡的街角可笑苦惱事太多
是愛的罪做出傷害 這夜再度沉默
愛極也沒結果 問誰又可明白我
林志穎
在九十年代港星大舉進入台灣樂壇的同時,一些台灣的青春偶像也「反攻」香港樂壇,1992年暑假,台灣的「小旋風」林志穎襲港,迅速竄紅,鋒頭可能不下多年後的F4,1993年,年僅十八歲的他已在紅館開個唱,是紅館「最年輕開唱」的紀錄保持人,當時他連粵語歌都不必唱。
1994年至1996年期間,林志穎入伍服役,退伍之後人氣已不復當年,1997年一張《男人是很好騙的》企圖洗去小男生形象,更唱了一首粵語歌,可惜為時已晚。近年的林志穎,可能花在賽車的時間還比演藝事業更多。
〈我仍然是我〉@《男人是很好騙的》
曲:黃國倫 詞:張美賢 編:鍾興民
金城武
台日混血兒,在台灣出道,是當年台灣的「四小天王」之中,混得最好的一位,從台灣到香港再到日本,一直有好的演出機會,現在已是國際巨星。
1993年,金城武先是進軍香港影壇,後來更獲得王家衛的重用,1994年出版過一張粵語專輯《失約》,迴響不如他在影圈的那麼大,之後在港以電影演出為主。
金城武〈失約〉@《失約》(MV有采妮喔:P)
曲:金城武 詞:潘偉源
首先謝謝你願意寫這篇文章啦!
回覆刪除在我角度看,張信哲的粵語是很準的,不過不知為什麼他在用粵語的訪問反而不太準...
張宇那首〈雨一直下〉的粵語版是很難找的,所以又謝謝你啦!
熊天平的粵語大碟及EP在現在的香港二手CD市場就不多見了.
看了你這篇文章後
回覆刪除我回想起小學時候
台灣四小天王在香港超級紅
特別林志穎和吳奇隆
個首「一天一天等下去」
在電台日播夜播呀!!
潘瑋柏好似還有一首轉機的廣東話~~
他們唱廣東歌就好像香港人唱國語歌一樣
都是要看歌詞...
無聊一講
很多香港歌手都愛改編國語歌
填上廣東詞
但始終覺得正宗國語歌才合味道^^
tombus20002000:
回覆刪除不客氣,因為我對這個題材也頗有興趣XD
可能唱歌和說話還是不一樣,而且唱那些歌前都是反覆練習正音過的,人家說全世界最難的文字是中文,粵語可能又是華語裡面很難說的一支
熊天平...可能賣得不是很好,所以市面上供貨也不多吧(逃)
Charmaine:
潘瑋柏部分,多謝補充,我真的遺漏了(只注意到半首的,大大一首在那卻沒看見XD)
林志穎在台灣剛出道時也是超級紅啊,不過新鮮感一過,聲勢就沈下去了
吳奇隆的話,好像商台還蠻喜歡他的,拿過過江龍金獎,不過後來也是把重心轉到大陸去吧
有兩女歌手應唱過廣東歌:
回覆刪除翁倩玉曾經為TVB「阿信的故事」唱的「信」,翁好像是會說廣東話,但不太純正。
周華健、齊豫曾經合唱過「天下有情人」,同時兩人亦有廣東版的「神話情話」。
請查證兩人是否不太會廣東話!
Tat:
回覆刪除女歌手部分因為人也很多(比男歌手更多)
所以不會寫在這一篇喔
至於你要我「查證」的東西,我不是很瞭解你的意思
雖然這邊會以「非粵語母語」的台灣歌手為主
但倒也不專指完全不懂廣東話者,簡言之,歌手會不會廣東話,並非這裡的重點
不然光是要先判定:怎樣的程度算「會」,怎樣的程度算「不會」
大概就可以爭論很久,焦點也不一樣,這系列也都不用寫了...
很期待下一章女子組。
回覆刪除Tat:
回覆刪除多謝體諒。
女子組可能不會太快寫完,粗略估計差不多有三十人,真的整理起來可能更多...
還有阿牛(陳慶祥)的黑超女郎!超嚇人的!
回覆刪除wai:
回覆刪除不好意思,這裡不包括星馬歌手(陳慶祥是馬來西亞歌手)
蘇芮演唱龍的心主題曲"誰可相依"也是值得一提的台灣歌手唱粵語歌的例子
回覆刪除王力宏的"每天愛你廿四小時"是 2000 年 11 月推出的 single, 可是其實在半年之前 "永遠的第一天" 專輯裡面已經有過一首 "愛我的歌" (不清楚是不是香港版才有收錄這首歌),所以王力宏的第一首粵語歌應該是 "愛我的歌"
回覆刪除P.S 第一次留言 =)
匿名:
回覆刪除蘇芮值得一提的粵語歌曲不少
但這篇是寫「男歌手」
(果然我實在太不可靠,大家都預期了我之後那篇會全部漏掉嗎XDDD)
Riverfish:
多謝留言指正,其實這裡寫的大部分歌手,我都不是很熟悉,很謝謝你願意告知^^
補遺:柯有綸在2005年同名專輯有《替身》粵語歌(《零》粵語版)
回覆刪除tombus20002000:
回覆刪除多謝補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souxreRkRQ
回覆刪除林曉培的娃娃愛天下算是近年台星唱廣東歌最成功的一首...
她的廣東話發音掌握得非常好
yinglung:
回覆刪除謝謝分享:)
(我怎麼覺得女子組真的可以不用寫了,反正大家都講完了XDDD)
哇..我還是頭一次知道 新鴛鴦蝴蝶夢有廣東版的耶..
回覆刪除匿名人士:
回覆刪除我剛知道這件事時也很震驚XD
從國小就開始接觸廣東歌,至今已經聽了十幾年,看這篇文章真的是勾起我滿滿的回憶,也相當欣賞版主對音樂的造詣深與廣,想請問說,王傑本身也出過非常多廣東專輯,不知版主是否有接觸過?
回覆刪除匿名網友:
回覆刪除過獎了,我沒什麼音樂造詣,謝謝你不嫌棄囉
王傑的歌曲我以前接觸過一些,當然談不上熟悉更不是歌迷,這兩篇台星唱粵語歌以較純粹的台灣歌手為主,上面也有提到,王傑、周華健這類有部分香港背景的歌手,不在這篇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