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9日 星期四
[閒聊] 1988年中視版《射鵰英雄傳》(附:金書在台解禁十年間影視隨便聊)
金庸作品影響力深遠,即使不是武俠小說迷的我,金庸的武俠小說也幾乎全看過。以現代人來說,即使沒看過金書原著,多半也看過一些改編的影視作品,再不然,也玩過《金庸群俠傳》之類吧。
第一次閱讀金庸的小說,是我國小四、五年級的事,看的是《射鵰英雄傳》,正好是公認很適合入門的一套,之所以會有動機從書架上拿來看,跟很多人的原因差不多,是因為看了改編的電視劇——1988年,中視在週日播放的同名單元劇。
周遊阿姑製作的《射鵰英雄傳》可說是我的金庸啟蒙劇,但對我而言倒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意結,也不是非要重溫不可,不過因緣際會之下拿到不錯的版本,就大概看了一下順便拿來寫寫,不過因為我實在沒耐心從頭看到尾不快轉,加上不知不覺寫了很多額外的東西卻都沒什麼重點,所以不好意思水分很重(鞠躬)。
1979年金書在台解禁和邵氏電影
1979年,金庸作品終於在台灣解禁,小說可以正式出版,改編作品也終於能名正言順的推出,自八十年代至今,以各種管道出現在台灣市面上的改編金庸影視作品,可說不計其數。
首先是邵氏改編的電影,1976年《流星蝴蝶劍》帶起武俠片的新風潮後,除了最主流的古龍,金庸作品也成了熱門的改編對象,當時金庸小說的電影版權賣斷給了邵氏,電影方面就只有邵氏可以名正言順的改編,不到十年之間,邵氏拍了約廿部的金庸小說改編電影,如下:
1976年《五毒天羅》,楚原導演, 岳華、井莉、王鍾主演。
PS.改編自《倚天屠龍記》前段張翠山、殷素素的劇情,片中人名與原著不同。
1977年《射鵰英雄傳》,張徹導演,傅聲、恬妞、李修賢主演。
1977年《天龍八部》,鮑學禮導演,李修賢、恬妮、林珍奇主演。
1978年《笑傲江湖》,孫仲導演,汪禹、施思、陳惠敏主演。
PS. 片中人名與原著不同。
1978年《射鵰英雄傳續集》張徹導演,傅聲、妞妞、李修賢主演。
1978年《倚天屠龍記》,楚原導演,爾冬陞、井莉、余安安主演 。
1978年《倚天屠龍記大結局》,楚原導演,爾冬陞、井莉、余安安主演。
1980年《情俠追風劍》 ,何夢華導演,汪禹、妞妞、凌雲主演
PS.改編自《碧血劍》,片中人名與原著不同。
1980年《連城訣》,牟敦芾導演,白彪、吳元俊、岳華主演。
1980年《飛狐外傳》,張徹導演,錢小豪、郭追、江生主演。
1981年《碧血劍》,張徹導演,郭追、文雪兒、井莉主演。
1981年《書劍恩仇錄》,楚原導演,狄龍、白彪、羅烈主演。
1981年《射鵰英雄傳第三集》,張徹導演,傅聲、狄龍、妞妞主演。
1982年《神鵰俠侶》,張徹導演,傅聲、郭追、黃淑儀主演。
1982年《幫規》,徐小明導演,惠天賜、戴良純主演。
PS.改編自《天龍八部》喬峯一線劇情,片中人名與原著不同。
1982年《俠客行》,張徹導演,郭追、文雪兒、尤翠玲主演。
1983年《鹿鼎記》,華山導演,汪禹、劉家輝、谷峰主演。
1983年《楊過與小龍女》,華山導演,張國榮、翁靜晶主演。
1984年《新飛狐外傳》,劉仕裕導演,黃日華、萬梓良主演。
1984年《魔殿屠龍》,楚原導演,爾冬陞、狄龍、鍾楚紅主演。
PS.屬《倚天屠龍記》後傳,劇情是原創,但人名和設定承接自原著。
1979年之前,金書在台還沒解禁,改編的電影當然也不能上映,上述電影要到1980年起才陸續在台和觀眾見面,第一彈是1980年暑假的《倚天屠龍記》和《倚天屠龍記大結局》,金庸小說雖然才剛解禁,但解禁之前坊間早有不少盜版書流通,名聲頗盛,剛解禁公開時炒得正熱,加上導演楚原還特地來台為這部舊作宣傳,因此票房相當好,是邵氏的金書改編電影在台票房最佳的作品。
八十年代金書所改編的台劇
1982年起,三台各播了兩輪港劇,接下來又有所謂的台製港劇(舊文),這些戲劇幾乎都是武俠劇。1983年12月,台視播出TVB港劇《天龍八部》,成了第一部在台公開播送的金書(正式)改編作,而台視也在1983年籌製單元劇《書劍江山》,是台灣本地第一齣正式改編金書的電視劇,在此之前,雖然有如1978年夏玲玲主演的《少年遊》其實就是山寨版《鹿鼎記》,但總不是名正言順的改編。
註:1979年金書解禁時,有兩部著作的書名沒有解禁,分別是《書劍恩仇錄》和《射鵰英雄傳》,前者因為「恩仇」二字被認為鼓勵逞兇鬥狠,後者則因毛澤東的詩詞中曾有一句「只識彎弓射大鵰」,於是遠景出版社出版時分別以《書劍江山》和《大漠英雄傳》為書名。
《書劍江山》是最早拍的台製金庸劇,卻不是最早推出的,《書劍江山》原本是1983年台視拿來對抗華視港劇《天蠶變》用的,但因台視主管看了不滿意,庫存了約一年才在1984年7月播出,而且原本的17集更被剪成11集,而同年6月,周遊製作的《神鵰俠侶》已快一步播出,收視成績相當好,也因為《神鵰俠侶》的佳績,三台一窩風推出好幾部金庸改編劇,1984年和1985年兩年,三台共推出六齣金庸改編劇,如下:
1984年6月,中視《神鵰俠侶》,周遊製作,潘迎紫、孟飛、沈海蓉主演。
1984年7月,台視《書劍江山》,柯冠彰製作,游天龍、森森、茅瑛、田豐主演。
1984年10月,中視《鹿鼎記》,周遊製作,李小飛、周紹棟、陳玉玫主演。
1984年10月,台視《倚天屠龍記》,陳明華製作,劉德凱、劉玉璞、喻可欣主演。
1985年3月,台視《笑傲江湖》,楊佩佩製作,梁家仁、劉雪華、應采靈主演。
1985年5月,華視《俠客行》,韋辛製作,莫少聰、張復建、趙永馨主演。
1988年中視《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是最常被搬上銀幕和螢幕的金庸小說之一,電視劇方面,自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首次改編,到2008年中國唐人影視的版本,共已改編六次,這還不計TVB在九十年代拍的一系列前傳性質的衍生作《中神通王重陽》、《射鵰英雄傳之九陰真經》和《射鵰英雄傳之南帝北丐》。
電影方面,首次改編是1958年的粵語長片,這也是金庸小說第一次被搬上銀幕,而邵氏自1977年起,由張徹接連執導三部《射鵰英雄傳》系列電影,加上1982年同樣由張徹執導的《神鵰俠侶》有超過一半情節是《射鵰英雄傳》的範圍,名為《神鵰俠侶》卻更像《射鵰英雄傳第四集》(整部片最扯的是小龍女根本沒出現)。而九十年代劉鎮偉和王家衛分別拍了《東成西就》和《東邪西毒》這兩部經典,都屬於《射鵰英雄傳》的衍生創作。
金庸寫《射鵰英雄傳》時,正涉獵了不少戲劇理論,也運用在《射鵰英雄傳》書中的場景設計上,使得《射鵰英雄傳》是一部戲劇效果很強烈的小說,人物場景很鮮明的躍然紙上,對於打算改編成戲劇的製作人來說,無疑是很方便的。而金庸的六部長篇作品當中,台視在1983年播過港劇的《天龍八部》,《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和《鹿鼎記》也都在接著的兩年內改編成台劇,唯獨最方便改編的《射鵰英雄傳》卻到了1988年,也就是金書解禁的第十年才在台灣的電視台和觀眾見面,其實不是之前沒人想到要改編,1985年,最常改編金書的台視,曾打算由陳明華製作、劉德凱主演《大漠英雄傳》,卻被警備總部通知《大漠英雄傳》在影視方面仍是禁書而作罷。
直到1988年,中視再度籌拍 《射鵰英雄傳》,既然連「射鵰」兩字都可以用,當然沒有禁書的問題了。首次被搬上台灣螢光幕的《射鵰英雄傳》被視為年度大戲,而不久前的1983年TVB版《射鵰英雄傳》又相當成功,可以想見會是中視拍《射鵰》見賢思齊的好對象(83年TVB版《射鵰》在台只有錄影帶出租,九十年代才在有線台播出過)。83年TVB版《射鵰》共計59集,分成《鐵血丹心》、《東邪西毒》和《華山論劍》三部,中視版《射鵰》也如法炮製分為前後兩部,不僅如此,連劇情也有不少地方透出參考TVB版的痕跡,尤其前半段用來拖戲的梗。
在現在仍能得見的五個中港台電視劇版本裡,中視的《射鵰英雄傳》算是比較雞肋的存在,雖然以內銷為主的此劇,沒必要和市場較大、製作條件較佳的港劇和大陸劇相比。儘管沒什麼特別好的,但仔細想想這一版的《射鵰》也沒什麼特別讓人無法接受的東西,劇中雖多了不少原著沒有的情節,但大部分屬於不影響劇情骨幹的拖戲,反而不會出現改太大而無法自圓其說的問題,相較之下,稍後周遊在1990年再接再厲拍《天龍八部》時,大肆改動原著劇情,甚至把段譽虛竹合而為一,兩種改編方式並沒有高下之別,但動到骨架時總是比較有批評的著力點,也比較容易前言不對後語。
拍《射鵰》,大部分情況下最重要選角會是黃蓉一角,阿姑也是這麼認為的,原本首選是金馬影后恬妞,搭配中視當家小生張晨光演郭靖,現在看起來這樣選角好像太老了,但當時的台灣武俠劇選角多數偏年長,主要是有點叫座力的電視演員大多不是十八廿二的年紀啦,像當年周遊創下高收視的《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分別由33歲的孟飛和35歲的潘迎紫飾演,相較之下恬妞和張晨光還年輕一點,而恬妞正是1977年邵氏版《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儘管當年恬妞演黃蓉演得相當好,但外型和扮相卻比其他版本遜色一點,相隔超過十年又多了年紀因素,其實在演出這類膾炙人口的小說人物時,觀眾往往會先要求外型的適任,外在這一關都過不了的話,演技好也未必能彌補。
尋尋覓覓,最後黃蓉敲定港星陳玉蓮,是全劇最貴最大咖的演員,她也成了極少數演過小龍女也演過黃蓉的演員(兩大金書中少數真正稱得上女主角的角色),而郭靖一角則轉捧新人, 由1987年在周遊製作的《靈山神箭》飾演「石頭人」頗受好評的黃文豪挑大樑。
郭靖、郭嘯天——黃文豪 飾
中視版《射鵰》若要挑一個我認為最佳的選角,我投黃文豪的郭靖一票,無論外型或氣質都是那麼理想,演的也不錯。正因為當時黃文豪還是新人,有一種初生之犢的純淨感,這點很適合演單純質樸的少年郭靖,過幾年等他演多了大俠,可能也沒有這時的感覺了,而他濃眉大眼、一臉正氣的外型也很符合原著的描寫。演技方面,郭靖不是很複雜的角色,性格甚至可說是扁平,對我而言只要不要把木訥遲鈍反應慢演成智障,也不要用過多的表情去強調他的單純就夠了。
▲乞丐裝黃蓉&洪七公(江生 飾)
▲馮蘅&黃藥師(李藝民 飾)
黃蓉、馮蘅、馮珩——陳玉蓮 飾
身為全劇最貴的演員,而且也不能等黃蓉出場才讓看板明星亮相,陳玉蓮不僅分飾黃蓉的媽馮蘅,還多了個雙胞胎姊妹馮珩,這角色相當於原著的林朝英,就是把《神鵰俠侶》裡林朝英和王重陽的情節挪用到這邊演。
重點當然還是黃蓉,陳玉蓮不是最適合演黃蓉的,不過放眼望去,要找真正適合的演員也沒那麼容易,夠年輕的未必有演技撐起性格複雜的黃蓉。有翁美玲珠玉在前,難得陳玉蓮幾乎沒有受其影響的痕跡,翁美玲把黃蓉刁鑽機靈的一面演得活靈活現,陳玉蓮則比較嬌俏,是比較溫柔的一版黃蓉,而且我覺得她是少數演出黃蓉身上「大家閨秀」氣質的演員。
楊康——潘宏彬 飾
穆念慈——邱淑宜 飾
另一位港星是演楊康的潘宏彬,潘宏彬這種斯文秀氣公子哥的類型在台灣電視圈比較少見,這個選角也是不錯的,而演穆念慈的邱淑宜本來就常演苦命女,可謂駕輕就熟,這一組也搭配的不錯,不過兩人的感情戲有點太拖,而且台詞也稍嫌肉麻。
▲華箏&郭靖&鐵木真(李志堅 飾)
華箏——冼煥貞 飾
第三位港星,既然都飄洋過海來了,這版華箏比起原著加了很多戲,可是華箏在大漠怎麼加?劇情直接安排她千里迢迢跑到中原尋夫,接著沒事在中原碰到楊康歐陽克梅超風等等,放心因為她也沒跟上述人士真的發生什麼事,所以這些戲份不太影響其他劇情,只是早一點讓黃蓉知道華箏這位未婚妻的存在而已。
港星在台拍戲時常傳出和台灣演員有隔閡,不過本劇的港台演員可說是一團和氣,陳玉蓮和黃文豪結拜為姊弟還可能有點為戲宣傳的意味,倒是冼煥貞和黃文豪因合作此劇結緣交往過。
梅超風——陳麗華 飾
比起近年大陸劇裡都很華麗的梅超風,這版真是樸素到我還以為姚鳳磐鬼片裡的女鬼錯棚了,然後這版梅超風和楊康、華箏相處的一些情節,讓我覺得有點像親切的大姊姊耶。
歐陽克——戈偉家 飾
梁子翁——唐復雄 飾
趙王府那群後來常被打臉的高手們,中視版將戲份集中在這兩人身上(其他幾個只出來晃過幾次),是說參仙老怪的造型很像林小樓的神怪片錯棚來的。
歐陽克可說是近年拍《射鵰》被漂得最白的反派了,不過在八十年代好人壞人分的比較兩極化的武俠劇裡,這角色幾乎完全是往壞的方向發展,中視版更是淫賊屬性全開,為了拖戲也讓他打更多女角的主意,不過和原著一樣一次都沒得手就是。
【特別推薦】歷代壓殘歐陽克的大石
之前在網上論壇看過網友整理了83TVB版、94TVB版、03央視版和08唐人影視版的「歷代壓殘歐陽克的大石」比較圖,覺得實在很有趣,所以這裡借用一下這個梗,順便多補兩版:
▲1978年邵氏電影《射鵰英雄傳續集》
這版劇情改成郭靖把大石頭推下去壓歐陽克,接著歐陽鋒推開石頭,所以石頭比較小一點可以接受。
▲1983年TVB版
▲1988年中視版
預算所限,中視版的布景道具比其他版更粗陋一點,很多時候像在看舞台劇,也表現在石頭的size上,所以這版的歐陽克沒斷腿,只是拿個柺杖意思一下走幾天,沒辦法斷腿的話還要多找兩個臨演來抬耶。
▲1994年TVB版
▲2003年央視版
布景道具最用心的一版,也表現在石頭和它的位置,原著這個場景是「海灘附近的懸崖下」,這版整體做得很理想。
▲2008年唐人影視版
這...這個還叫石頭嗎?(囧)
╳╳╳
▲完顏洪烈(謝屏楠 飾)
▲ 包惜弱(右,林秀君 飾)
▲ 瑛姑(右,譚筱蘭 飾)
▲ 陸冠英(右,李龍吟 飾)、程瑤迦(中,翟玉娘 飾)
很多角色沒辦法慢慢介紹了,中視版拖戲的方向是將原著很快帶過的幾條感情線改編加長,畢竟方便在棚內拍、不用騎馬吊鋼絲的感情戲,對拮据的預算有舒緩的作用。尤其楊鐵心和包惜弱這一組,拖了超過五集,讓我一直邊快轉邊拜託他們早點死(對不起Orz)。
黃藥師——李藝民 飾
歐陽鋒——龍天翔 飾
最後要進入「射鵰諸神」般的絕世高手們了,這一版的五絕正好反應出八十年代台灣武俠劇的一大現象:大量七十年代的武俠、功夫電影演員,在八十年代武俠電影沒落後進入電視圈,這些演員可說是八十年代大量武俠劇裡的中流砥柱,他們的經驗成了這些武俠劇在演技、武打和身段各方面的基本素質。
李藝民的黃藥師是文人氣息比較重的一版,但就少了點憤世嫉俗和邪氣;龍天翔可說是當時武俠劇的反派BOSS專門戶,他的外型也頗符合原著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形象。
(上圖:李藝民、下圖:龍天翔)
有趣的是,這兩人在邵氏時期同樣演過楊康一角,李藝民是《射鵰英雄傳》和《射鵰英雄傳續集》的楊康,龍天翔就是那如同「射鵰第四集」的《神鵰俠侶》中的楊康。
段皇爺——樊日行 飾
一燈大師——初本科 飾
中視版是極少見將南帝出家前後由不同人演出的一版。
洪七公——江生 飾
周伯通——龍冠武 飾
五絕當中有三個張徹的子弟兵:李藝民、龍天翔和江生,1978年經典作品《五毒》裡還在演小師弟的江生這時僅35歲,演洪七公是太幼齒了點,雖然相比一些白髮蒼蒼的版本,還比較接近原著的「中年乞丐」。龍冠武的周伯通是幾個絕世高手裡,我最有好感的一個,很生動可愛,成功的老頑童就是要做一些胡攪蠻纏的事卻不會讓人覺得很煩。這版給洪七公和周伯通加戲的方式是讓他們成為靖蓉的神奇寶貝,有什麼要跑腿奔走還是誰要療傷的就把他們倆叫出來這樣。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今天下午才剛好想起這部戲劇
回覆刪除這是敝人而兒時的回憶
難得看到有人可以寫出這個版本如此完整
而且還有這麼多的圖片檔
想必花了不少心思!!!
能看到有人可以這麼詳盡的討論這個版本的射鵰
實在非常感動啊!!!
sibilla:
回覆刪除謝謝捧場,難得剛寫出來就有因為兒時回憶而搜進來的,真巧啊XD
這個版本普及程度低,市面上也沒有正版影音,所以討論的聲音比較少,在網上看到射鵰的戲劇討論或比較,也往往是香港兩版和中國兩版,當年三台電視劇除了極少數幾部超紅的,大多數在網上都沒什麼聲音,很少有機會看過較多的介紹和討論,還蠻可惜的...
那幾塊大石的對比很有趣
回覆刪除83版的, 讓我想起了吹氣沙發 XD
其實我覺得老版的金庸劇比近幾年的好看
可能是年紀大了 XD
suling會再寫別的金庸劇嗎?
之前寫許鞍華版書劍, 是我最喜歡的文之一, 重看了好幾遍 XD
補充一點, 我贊同suling說的, 郭靖由新人來演會很理想.
回覆刪除除了黃文豪, 黃日華演靖哥哥時也算新, 他演得也很不錯
近年可能是因為金庸劇越來越紅, 主角大多是由已成名的演員來演. 就可能會變成名氣大於合適. 這是我的個人感覺.
其實剛好是近日有時間快轉完這部戲
回覆刪除然後從維基的資料找演員
再辜狗演員.才找到閣下的亞視演員群那篇
看著閣下整理資料詳盡
隨手一看最新的文章
竟是近日才看完的這部劇!!!
真是湊巧!
這部戲劇因為在觀賞的時候年紀太小(當時才7歲)
只記得黃文豪.陳玉蓮以及幾個主角的"臉"
不過正因為發現這個版本實在太少人討論
所以偶然就請朋友代買海外轉錄版
這部戲雖是改編.但全部至少5-60集以上
就如同隔下所言.許多情侶的感情戲加很多
導致我也是頻頻快轉XDD
不然這部可以討論的部份還多的!
實在懶不然也想寫一篇!!XD
andrea:
回覆刪除幾個版本的大石壓鬼那個場面中,83版扣掉石頭假外沒什麼好挑剔了
中視整場戲在棚內拍所以輸很大,場面最差最小,94版場景不在海邊(也有點像棚內但比中視好),害我不知道後來淹歐陽克的水是哪來的XD,08版的動畫太霸氣,被這種石頭壓只是斷腿算前世有燒香了,對我而言03最好,最古早的83還可以排第二耶XD
以後有機會也許會寫周遊那版的《天龍八部》吧,電影暫時想不到哪部適合拿來寫Orz
sibilla:
原來如此,我也是今年寒假才快轉完這部的,本來三月開始打算寫,拖到現在XD
這邊只是很隨意的找幾個我自己比較熟悉的方向去閒聊一下,一部50集的電視劇即使再怎麼差,能討論的當然都不止這一點點,只是連這點東西我都得花上十餘個小時弄了,其他更深層次的東西,實在不是我有時間和能力寫出來的,所以我也很期望網上的高手們的高見啊XD
潘宏彬...劉華的小情人...
回覆刪除這些演員都好懷念喔 黃文豪才貌俱佳 沒有大紅真的蠻可惜...
回覆刪除1979年之前,金書在台還沒解禁
回覆刪除這個我身為香港人竟然現在才知道,不過,當年這又是什麼理由而禁呢?
應該是因為金庸與中國大陸的關係
回覆刪除金庸最初到香港是因為中國派他到香港大公報任記者
之後金庸小說連載的新晚報也是左報
之前讀大公報和新晚報總編羅孚的兒子為羅孚寫的傳記. 如果沒有記錯(書不在手, 借了給朋友), 羅孚有定期跟中國政府的人會面, 負責文宣工作.
還有說射鵰英雄傳中的射鵰早來自毛澤東的詞 (《沁園春·雪》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
黃文豪至少也算是薄有名氣了吧
我覺得還好
是最新版本的岳不群, 帥氣的岳不群
舊版的金庸劇, 有機會我也想收藏
不過要看幾十集的電視劇, 就有點太奢侈了
期待看suling的周遊版《天龍八部》~
記得當時中視好像邊播邊拍,後來後製來不及配音,陳玉蓮竟然粵語聲道播出.....
回覆刪除阿勝:
回覆刪除其實以八十年代尾到九十年代的台灣演員,最紅差不多就電視台當家生旦,然後現在在大陸演電視劇這樣,因為這段時期是台灣電影的黑暗期,在台灣當演員很難像香港那樣在電影圈出頭,所以黃文豪長做長有算是很上檯面了XD
Tony:
andrea已經回答了閣下的問題,不是因為書的內容被禁,當時台灣是即使影人只是去中國取個景或用中國演員拍戲,就會將之封殺,作品一律不得在台正式公開的,所以身份敏感的人的作品被封殺很正常,只是金庸名聲太盛,所以較快有人提出解禁,而不必等到解嚴
andrea:
雖然新笑傲我應該是不太可能會看的,但我覺得選黃文豪演岳不群很好,岳不群就是要看起來很正派的人演啊~
周遊版《天龍八部》...以我現在的龜速(慢到連有人留言的問題都要靠別人解答XD),真的不用期待啦,寫是應該會寫,但不會連續寫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東西啦XD
Ringo:
你的記憶力真好(大拇指),雖然這版射鵰我應該每集都有準時收看,但已完全沒印象,不過之前查新聞有看到,是某一集不小心播了20分鐘未經配音和後製的母帶,所以有廣東話、台灣國語和旁邊工作人員提詞或講話的聲音,但只播錯帶20分鐘,也倒不是來不及配音,而是拿錯帶XD
長做長有的確是一項成就
回覆刪除像我這樣, 不是看太多電視劇, 但也已經見過黃文豪很多次了 (有人氣)
沒錯, 岳不群就應該是這樣.
之前岳躍利版的, 不是演得不好, 但我覺得他演反派演太多了, 演偽君子就缺了那種震撼
不是喇, 我是看了書, 這段的印象很深刻, 所以才搶著答
這般又截圖又寫文又做資料搜集, 會快才怪
如果本身是在職人士, 更加是在寶貴的休息時間中抽空寫文
我覺得除了喜歡suling的旁白, 最重要是因為網上太少老版的資料
在google搜周遊 射鵰, 只有很少資料 (suling這篇排第一)
還劇集一個公道, 就當是給大家重溫或介紹一下
我們會慢慢等, 不要感到太大壓力~
andrea:
回覆刪除留言回答和討論是絕對歡迎的,沒有什麼搶不搶著答的問題啦,都是這個Blog的留言介面太不人性化,不然你可以直接在Tony網友的留言下面回覆,他也比較看得到(Blogger本來可以改成那樣的留言介面,但好像跟我的模版相衝,所以才沒改的Orz)
還劇集一個公道是不至於啦,這邊也沒有推崇這版射鵰的打算,不過話說回來,電視劇這種東西,有討論的聲浪真的是最重要的,大多數電視劇都不是為了什麼藝術價值拍的啦,就像新笑傲雖然亂改又抄襲,罵聲不少,但因為話題不斷,討論熱度很高,至少從商業角度來看就很成功了
好一陣子沒來了,板大的文章還是精采(詳盡)如昔,先拜再說/有拜有保庇... Orz
回覆刪除小時候不懂事,總以為武俠劇這種"富傳統文化意涵"的東西香港這個"文化沙漠"的彈丸之地怎可能拍得過台灣(--有引號的部份都是當時的偏見 >"<),所以當《英雄出少年》等片攻台身邊同學紛紛倒戈時只有我還堅持看同時段的台製武俠片,直到(忘了什麼原因)看了83年底 TVB《天龍八部》後才後悔莫及 @@"
但此後或許是矯枉過正,再不看台製武俠片,所以板大介紹的這些台版金庸劇幾乎都錯過了... 講白點我到今天才知道陳玉蓮有演過黃蓉 (愧) 但小龍女的既定印象太深,雖然陳的造型看起來 fit 對其演技也有信心,但年紀大了 mental flexibility 降低很多,所以怎麼腦補都覺得有幾分怪 (再愧)
不過還是深深感謝板大的無敵統整功力和網友們的補充資訊,雖說未必是什麼正經大事,但還是為很私人性的童年/前青春期編年史提供許多寶貴/待來日追補的註腳。
P.S. 打完後才發現自己上篇很多關鍵處寫得不清不楚。
回覆刪除1. 《楚留香》時期成績還太差家人禁止看連續劇,那時同學已有一批死忠港製武俠片迷。(當然這部經典在多年後已利用錄影帶店補完)
2. 《英雄出少年》時期成績奇蹟式好轉,家人取消禁看令,這部播放之前身邊同學/好友還是有人(此時《楚》劇已播畢)投向台製武俠劇,但這部後可謂眾叛親離,只有我仍堅持不看港製武俠劇。
在我那年代(一個小男生)沒收看《楚留香》簡直是自斷和同學交往的生路,或許份刺痛和壓力造成隔年課業上的突飛猛進,以此看來武俠連續劇實惠我良多啊... Orz
imod:
回覆刪除謝謝捧場,感謝你的仔細閱讀和長篇留言,真是就感心啊~XD
我能理解當時不看《楚留香》那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啊( ̄艸 ̄),當年《浴火鳳凰》還哪部戲我也被家人禁看過幾集,都跟不上別人的話題,何況是更加轟動,在當時更潮更有新鮮感的《楚留香》啊啊~
《楚留香》播出時我大概才三歲吧,但可怕的就是即使才三歲,我長大後都能記得這部戲曾經如此這般轟動,雖然劇情完全不記得,但我依稀還記得一些片頭片尾曲之類的畫面,這種模糊的印象,類似我在許不了那篇提到的對許不了的印象,大多數都記不清楚,但能記得的都會一直記得。
但當時三台播其他港劇的事,我童年就一點印象都沒有,是長大後對這方面有興趣才去查的,而我是吃老三台的武俠劇長大的,因此寫這部《射鵰》或之後的《天龍八部》,也算是在回顧那些年我和家人一起看的武俠劇吧~XD
這部我也有看!怪的是我記得郭靖黃文豪,楊康潘宏彬和華箏冼煥貞,卻獨獨忘了黃蓉是陳玉蓮XD大概她小龍女形象太深入我心了:p
回覆刪除Chiudiane:
回覆刪除我當年沒看過陳玉蓮版小龍女,這齣射鵰是我接觸的第一部陳玉蓮的電視劇(第二部是賽金花XD),陳玉蓮黃文豪潘宏彬邱淑宜這些我都記得頗清楚,唯獨冼煥貞我當時印象很稀薄,可能我對這部戲後段比較有印象,而她後段戲份比較少的關係
衛子雲&周雅芳80年代中期在華視拍了一部電視劇,劇情靶射鵰&神雕中,郭靖&楊過 黃蓉&小龍女角色融合再一起
回覆刪除忘了片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