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九十年代,影視界對改編金庸武俠小說又熱了起來,主要因為徐克等人導演的電影《笑傲江湖》大成功,不僅武俠電影再度復興,金書更是這波武俠片潮中最受青睞的改編對象。此前三台改編金書在收視方面成績最佳的周遊阿姑,也再度將金庸作品搬上台灣螢光幕上,這回周遊相中的是金書之中篇幅最長 (和《鹿鼎記》同為50回)、人物最龐雜的《天龍八部》。
周遊在《天龍八部》之前已改編過《神鵰俠侶》、《鹿鼎記》 和《射鵰英雄傳》,稍後在1991年又為台視拍《雪山飛狐》(改編自《雪山飛狐》加《飛狐外傳》),是周遊首次到中國取景的金庸劇,周遊對此劇寄予厚望,耗時近半年拍成,甚至自掏腰包打廣告,但《雪山飛狐》收視失利,周遊之後沒再拍金庸劇,後來台灣最著名的金書改編電視人,則由楊佩佩接手。九十年代至今,台灣從獨力到合拍,到近十年已完全不拍金庸劇甚至古裝武俠劇了。
附:九十年代之後的台產金書改編劇
1990年,中視《天龍八部》,宋岡陵、惠天賜、關禮傑主演
1991年,台視《雪山飛狐》,孟飛,龔慈恩、慕思成主演
1992年,華視《書劍恩仇錄》,何家勁、劉雪華、沈孟生主演
1994年,台視《倚天屠龍記》,馬景濤、葉童、周海媚主演
1998年,台視《神鵰俠侶》,任賢齊、吳倩蓮、孫興、夏文汐主演
2000年,中視《笑傲江湖》,任賢齊、袁詠儀、陳德容主演
2000年,八大電視(與香港合拍)《小寶與康熙》,張衛健、譚耀文、朱茵主演
2002年,中視(與中國、新加坡合拍)《書劍恩仇錄》,趙文卓、陳昭榮、關詠荷主演
從上面看來,這版《天龍八部》剛好算個分水嶺,之後因已開放到中國取景,加上華人戲劇圈越來越「大中華化」,台劇亦開始「走出去」,古早的保麗龍風假山假水就很少見了。

在中視拍《天龍八部》之前,港台電視圈只有TVB在1982年拍過50集同名港劇。電影方面,邵氏曾分別取段譽和喬峯的劇情線改編成電影《天龍八部》和《幫規》,而1983年趁著TVB版《天龍八部》在台灣熱播,香港新世紀影業與台灣的學者公司合拍了一部《新天龍八部》主打台灣市場,由TVB版《天龍八部》的監製蕭笙編導,除了換由當時得令的徐少強演喬峯外,主角多是TVB版《天龍八部》的原班人馬。
和稍早中視版《射鵰英雄傳》相比,中視版《天龍八部》拍得比較緊湊——小說共40回的《射鵰英雄傳》被拍成36集的長篇,50回的《天龍八部》卻只拍20集(週日的兩小時八點檔)。可能因此預算也比較寬鬆,《天龍八部》外景的比例也比較高,起碼不會出現在棚內拍的河上泛舟場景。
拍得緊湊似乎是好事,但這版的《天龍八部》評價並不高,當年播出時,報紙上常有讀者的抗議投書,因為劇情改動幅度太大,部分改編後的劇情更讓人啼笑皆非,和原著相比大走樣,甚至被戲稱劇名應該叫《天龍掰部》或《周遊八部》。
選角方面,《天龍八部》原本就打算以港星擔任男主角,很順利的一早敲定惠天賜和關禮傑,女主角一開始則鎖定潘迎紫,主要《天龍八部》可謂周遊的翻本之作,因稍早她製作的《好小子吉利》雖有種種噱頭仍收視不佳,而潘迎紫正是當時中視女星之中最有收視叫座力的。但潘迎紫在當時中視製作的兩檔古裝劇之中,選擇拍郭建宏的《浴火鳳凰》(很顯然潘迎紫挑對了),《天龍八部》的女主角懸了將近半年,才獲曾擔綱《雙面佳人》和《王昭君》的宋岡陵首肯演出。

在進入演員和劇情的閒談之前,這裡得先提提這部戲會變成這樣的主要推手。據報載,當時有人問周遊:為何《天龍八部》的劇情和原著相去甚遠?周遊回答因為編劇梁立人認為拿了編劇費,如果只照原著抄會很過意不去,這個回答我喜歡。梁立人是香港的資深編劇,經手過的三位數字的電視劇,也曾為約廿部電影擔任編劇,這裡恰巧寫過一部,而近年他比較有名的事蹟多與影視沒什麼關係,為免反感還是少提。




喬峯(蕭峯)——惠天賜 飾
惠天賜和《天龍八部》頗有緣,他首先在1982年的邵氏電影《幫規》飾演等同喬峯的角色(改編自《天龍八部》,但人名和時代背景是另創),又在上述電影《新天龍八部》裡演慕容復,最後又在這版電視劇裡再次演出喬峯。
中視版的《天龍八部》雖大改特改,但主要發生在段譽、王語嫣和慕容復的劇情線,喬峯這邊的改編幅度不算大,惠天賜也是當時中視能找到的人選當中,相當適合演喬峯的了,他演的喬峯豪情中帶溫情,加上又有武打底子,身段架勢不錯。其實比起後來楊佩佩的店小二連發,周遊幾部金庸劇的選角,最差也只是讓人覺得不太適合或年長了點,還沒有太驚嚇的情況,更有些選角算得上當時台劇端得出來的最佳菜色了。



段譽(虛竹)——關禮傑 飾
中視《天龍八部》最著名的事蹟,就是將段譽和虛竹合而為一,原著三個男主角剩兩個。(雖然嚴格來說,劇中是把虛竹一角刪掉,再將虛竹的戲份分散給三個角色,不過主要是加戲給段譽,包括名字。)
娃娃臉的關禮傑還蠻符合原著中段譽給人的感覺,綜觀全劇,我覺得他演得最好的也是開頭,把仁慈到有點迂腐的傻氣書呆子演得頗生動,但因為角色詭異的際遇,角色的個性也一變再變,後段關禮傑飾演的段譽或虛竹當然不可能符合原著,可說是非戰之罪。

玉像變成練功練到冰封的李秋水,這版的段譽直接拜了李秋水為師。

抓到野生的莽牯朱蛤惹~~結果這版的莽牯朱蛤被改成天山童姥的寵物Orz


段譽線一開始還沒偏離原著太多,練了該練的武功,勾搭了該勾搭的妹妹,直到段譽要變成虛竹的過程。
中視《天龍八部》改動的內容中,頗為人詬病的其中一點是加了太多怪力亂神,例如以下這段劇情:段譽某天遇到一個亂認兒子的歐巴桑,只有善良的段譽肯理她,原來歐巴桑是神秘組織「天外宮」的傳人,覺得段譽人很好,就把衣缽傳給他,於是段譽學會了「御夢術」,可以在夢中見到他心心念念的王語嫣,但好景不長,王語嫣被鳩摩智以迷魂術控制了心靈,大家束手無策,只有能入夢的段譽拼命救了王語嫣,但因為他功力不夠,自己就變得神智不清如同白癡,慕容復想藉機除掉段譽,陰錯陽差下,段譽被少林方丈玄慈所救,雖然不再神智不清,但失去記憶,於是就地出家,法號虛竹。

接下來段譽進行了原著中虛竹解開珍瓏棋局後的種種奇遇,獲無崖子傳功時順便被治好,恢復記憶後百感交集,就一直在段譽和虛竹兩個身份中徘徊。甚至同一集裡,前腳才以虛竹的身份進少林自請處分,沒多久又以大理世子的身份被拉去銀川公主那選駙馬。

直到段譽獲得王語嫣的芳心之後,就像重生一樣,既沒有成為虛竹時的避世,更沒有開頭段譽的傻氣,變得穩重又理智,更像一個全新創作的角色。




王語嫣(銀川公主)、李秋水——宋岡陵 飾
之前沒有,之後大概也不會有,我說的是一齣改編《天龍八部》的戲,以飾演王語嫣的演員掛頭牌這件事。周遊的電視劇經常以女主角為號召,如潘迎紫主演的那些戲和《射鵰英雄傳》的陳玉蓮,而《天龍八部》的男主角惠天賜和關禮傑,在台灣的知名度都不算頂高,《天龍八部》的宣傳重點,自然落在宋岡陵的身上。
為了增加宋岡陵的戲份,她不僅分飾外婆和外孫女,更因應段譽和虛竹的合體,王語嫣和銀川公主也成了同一個人。
原著中,王語嫣的個性不算很鮮明,選角時多數會朝氣質美女、不食人間煙火的方向找(目前電視劇改編的原著都是二版),因此常和演小龍女的演員重疊,甚至中視版一開始也這麼打算。對我而言,宋岡陵比潘迎紫要適合演王語嫣,她本來就是以氣質清雅著稱的演員,外型合適,而且她將王語嫣該有的幾種面貌:包括待人和藹親厚的親切感、涉世不深而有的天真、洞悉各家武學的睿智…等,可說面面俱到的呈現出來。戲份增加、角色也塑造的不錯,這版的王語嫣可說比原著更討好。

鳩摩智(中,楊雄 飾)

為了增添王姑娘的戲份,編劇替她多開了些桃花,不過都是爛桃花,因為這些情節被抹得最黑的角色就是鳩摩智,劇情安排鳩摩智找慕容復踢館,被王姑娘點破他的武功,鳩摩智自此就對聰明又美貌的王姑娘抱有非分之想,甚至提出拿六脈神劍跟慕容復交換王姑娘,後來又用迷魂大法控制她,增加了很多段譽勇救王語嫣的機會。


第二朵爛桃花,編劇動腦筋到原著裡被虛竹打臉的小角色「劍神」卓不凡身上,而且這段劇情真的很瞎。描寫天山童姥想找卓不凡替她護法,因為卓不凡曾偶然見過傳說中的神鵰俠侶,而迷戀小龍女數十載,天山童姥認為王姑娘風采不下小龍女,而哄騙王語嫣去成為護法的代價...
呃,重點是,《天龍八部》和《神鵰俠侶》都是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的小說,《天龍八部》是北宋,《神鵰俠侶》是南宋,《天龍八部》比《神鵰俠侶》早了約一百五十年,所以卓不凡先生應該是穿越了才會見到神鵰俠侶吧(汗)。

改了這麼多東西,好處是讓段譽和王語嫣之間的羈絆變深,在井底定情之前已經有點剪不斷,也因為慕容復被改得夠黑,顯得王語嫣沒這麼三心兩意。不過偶爾還是會出現好笑的場面,譬如銀川公主選婿原本是有點神秘的橋段,在這就變得很歡樂,王語嫣深諳各家武學,拿武功秘笈當禮物送給各國落選的王子,送高麗王子跆拳道,送日本王子空手道和相撲術,看到這裡我覺得有點像存心惡搞了。



阿朱、阿紫——張詠詠 飾
游坦之——林智洋 飾
第一女主角是不會武功的王語嫣,據說宋岡陵是因為角色不太要吊鋼絲才接演的,而辛苦的打戲就交給劇校出身、吃苦耐勞配合度高而深獲各製作人愛用的張詠詠,一人分飾阿朱阿紫姊妹花,戲份也很重,而且這版讓阿朱第一集就遇到喬峯,多了許多二人相處的戲份,在聚賢莊一役前就已同生死共患難而定情。
至於阿紫和阿紫的奴隸游坦之,比起原著也都有點洗白,阿紫初登場還算有原著的邪戾,越到後面越像只是刁蠻任性而已。而這版游坦之則比原著有主見,後段還和喬峯和解,成為主角們的好朋友,並且一直當著丐幫幫主,不過仍難逃他砲灰役的命運,送眼睛給阿紫之後,被想謀奪丐幫的慕容復所害。


木婉清——邱淑宜 飾
鍾靈——戈偉如 飾
強化段王戀之下,木婉清和鍾靈就更加砲灰了。鍾靈一家子在中後段完全神隱,不了了之。木婉清更慘,為了救段譽,以大理公主身份對慕容復進行無間道任務,結果就被弄死了。
然後兩人的造型都很糟,明明兩個都是美女啊。此劇之後兩人的星路,堪稱一明一暗,戈偉如演《浴火鳳凰》的蛇魔女一炮而紅,邱淑宜感覺就越來越少在螢幕上看到了。

段正淳(樊日行 飾)

王夫人(張瑠瓊 飾)

段延慶(中,龍天翔 飾),岳老三(右,鄭少峰 飾)

玄慈(初本科 飾),葉二娘(涂台鳳 飾)

丁春秋(鹿峯 飾)
王夫人變神婆,還紮草人詛咒段正淳的原配刀白鳳(草人還有笑臉是怎樣XD),是這部戲給我的第一個爆點。
《射鵰》那篇提過的「張徹子弟兵@台灣電視圈」,《天龍八部》又有龍天翔,那時候中視的武俠劇大概十齣有九齣有他吧。和江生同期的鹿峯則飾演丁春秋,他也兼走幕後。而張徹在長河電影公司時期捧過的程天賜,則是《天龍八部》的武術指導之一。


慕容復——崔浩然 飾
本篇的壓軸必須是他,我覺得這版慕容復在改編後產生的爆點,絕不下段譽。
該怎麼說呢,當時的武俠劇多少有點肥皂劇傾向,包括反派的塑造上,為了集中火力成就一個大魔王,看這版《天龍八部》,常常有種「全世界任何壞事都和慕容復脫不了關係」的感覺。
於是這版慕容復從一出場開始,就不斷的在籌謀壞事、陷害好人,例如他會蒙上面紗去殺人,嫁禍給喬峯,先不論這麼薄的面紗和那身都不換的衣服,真的不會被認出來嗎?重點是做壞事總要有動機,慕容復何以無故陷害身為丐幫幫主的喬峯?是因為他認為喬峯是大英雄好人才,為了拉攏喬峯,要先陷害以孤立他,這樣喬峯就只能投向慕容復的懷抱啦~~(不要亂腐)
接下來,慕容復為了復興大燕,廣結各方惡人勢力,只是他真的很衰,跟鳩摩智勾結之後又跟鳩摩智鬧翻、跟丁春秋勾結之後丁春秋被主角打敗收服了,跟段延慶勾結之後段延慶認了兒子要帶著岳老三一起去當好人,跟耶律洪基勾結之後耶律洪基又被蕭峯感動就不甩慕容復了 。
看到這裡我都開始同情慕容公子了。

而且這版待段譽和王語嫣落井後,換成慕容復被鳩摩智打到井裡,又給了慕容復一次恩將仇報的機會,而且剝奪了鳩摩智成為高僧的機會(竄改歷史啊~),罪過罪過。

對我而言最爆炸的來了,上面有提到,虛竹被刪掉,戲份一分為三,主要分給段譽,另一個是替阿紫換眼睛的老神醫,還有一個就是慕容復了。只是慕容復真的很衰,虛竹的金手指都加給原本就開金手指的段譽,而他只繼承了虛竹的身世,成為玄慈方丈和葉二娘的私生子。
故事被掰成:蕭遠山把慕容博的兒子以狸貓換太子之計掉包,原本該從小為僧的玄慈之子成了慕容復,而慕容博的兒子流落少林,成為一個叫「緣根」的和尚。
緣根是誰?就是虛竹破了一堆戒回少林受罰時,找他麻煩的那個欺善怕惡的管事和尚,而且這版他在得悉身世後,還跑到燕子塢大呼小叫,結果當然是被慕容復解決啦。

緣根自稱慕容根,我忍不住了哈哈哈哈,連慕容博都對這位「親生兒子」看不下去,寧可選擇心狠手辣的慕容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