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音樂] 聽後雜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音樂] 聽後雜記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歌迷] The Best of Shirley Kwan 25 Live 關淑怡25演唱會

不好意思,我知道可能沒什麼人想看我寫這個...



2006年,我第一次到香港看SK的演唱會,當時沒想到,往後十年間,在2008年、2013年和今年,我有幸參與SK在紅館共四個演唱會。說真的,以她這十年的動態來說,十年能有四個演唱會看,作為歌迷真的很滿足了。

出發前當然有些忐忑,2013年的演唱會不算成功,近年SK公開演唱的水準也有些飄忽,傳媒的唱衰固然已經習慣,然而票房和普羅觀眾的冷待卻也怨不得人。而我的立場倒是比較單純,四次演唱會,我每次都有看首場,也很清楚首場的氣氛和狀態往往不及之後場次,這次只有一場,我也擔心她才剛要進入狀況,演唱會就結束了。

2006年2月,我很幸運的第一次前往香港看演唱會,就能在一趟行程裡看我兩位偶像,也就是SK和Eason兩人的演唱會。沒想到2016年4月,我又能在一個月裡很奢侈的享有兩位偶像的演唱會,這次一個在台北一個在香港,而兩者的表現都是這麼出色、這麼好。

Eason的嗓子固然沒有2006年這麼有爆發力,然而十年間他的舞台經驗已經千錘百煉。SK呢,她又如同2006年那次一樣,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形下,完成一場出色的演唱會,儘管仍是「大師級的唔記得歌詞」,但嗓音從第一首歌就已進入狀態,後段更可用「爆氣」兩字形容。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Intro:繾綣星光下
1. 一切也願意
2. 星空下的戀人
3. 血色瑪莉
4. 製造迷夢
5. 戀一世的愛
6. 地老天荒(合唱:吳業坤)
7. 原來她不夠愛我(合唱:吳業坤)
8. 實屬巧合(獨唱:吳業坤)

演唱會在晚上八點55分才開場,等太久有小部分觀眾發出噓聲,但每次一有噓聲馬上都有掌聲「反擊」。

第一首歌唱〈一切也願意〉讓我有點措手不及,這是我所聽到的第一首SK的歌曲,我也是由這首歌開啟這超過廿年的歌迷生涯的,我也料不到我哭得比《我是歌手》的觀眾還誇張,是在2008年的〈把歌談心〉之後,我第二次在演唱會場上哭成這樣。

幸好在〈一切也願意〉之後幾首都是快歌,我的情緒也很快平復,SK這次快歌唱了不少,但幾乎沒跳舞,可能想專心唱好歌吧。(還是跳舞會不方便瞄歌詞?XD)

演唱會的第一位嘉賓是去年在香港樂壇很出鋒頭的「坤哥」吳業坤,和2013年找C AllStar合作〈天梯〉一樣,SK和坤哥合唱坤哥的〈原來她不夠愛我〉,2013年C AllStar唱SK的〈戀一世的愛〉,如今坤哥也翻唱SK的〈實屬巧合〉。整體來說這一段有點小冷場,畢竟SK和坤哥應該不是那麼熟,然而坤哥在當完嘉賓後坐在觀眾席看滿全場,謝謝捧場啦。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9.  他需要你她需要你

第一次換衫後,SK斜躺在燈管圍繞的椅子上唱充滿迷幻感的〈他需要你她需要你〉,這首廿年前的作品現在聽還是頗前衛,舞台氣氛也營造得好,美中不足的是SK甩了幾句歌詞。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10. 三千年前(讀白影片:黃耀明)
11. 忘記他
12. 繾綣28800BPS
13. 夜迷宮

〈三千年前〉也是一個驚喜,大螢幕上播著明哥預先錄好、原版由李香琴擔任的讀白,整個從個人的愛情故事提升到一種大時代氛圍。〈三千年前〉和〈忘記他〉的音樂連接很一氣呵成,曾經2008年的《翡翠歌星賀台慶》裡,SK也是連續唱出這兩首歌,當時就覺得很搭,只是《翡翠歌星賀台慶》因節目屬性的關係,〈三千年前〉變成喜慶版,遠不如這次演唱會有氣氛。

去年SK在《感覺。國樂》裡 ,第一首就唱了收錄在劉以達的《麻木》中的〈繾綣28800BPS〉這麼冷門的一首歌,著實出人意表,可惜當時唱得差強人意,這次演唱會唱得好多了,只是很明顯SK對這首歌的歌詞不熟,又出現較明顯的唱錯。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14. 地盡頭
15. 一首獨唱的歌
16. 假的戀愛
17. 人生可有知己
18. I Know Him So Well(合唱:周慧敏)
19. 咖啡在等一個人(獨唱:周慧敏)

這一部分主要是慢歌,較新、歌詞又長的〈地盡頭〉也有明顯的忘詞問題,幸好都算漸入佳境。第二位嘉賓是大美女周慧敏,唱了她們合唱的〈男人心〉的英語原版〈I Know Him So Well〉,周慧敏和SK熟多了,氣氛也成功的炒熱。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20. 再會
21. 繾綣星光下
22. 青春常駐
23. 陀飛輪
24. 關淑怡作曲的新歌

這部分可以說是這場演唱會的「戲肉」,從周慧敏指定SK唱的〈再會〉開始,SK的狀態可說火力全開。

這一部分最重要的是紀念SK去年過世的母親,選唱張敬軒的〈青春常駐〉和以前已翻唱過的〈陀飛輪〉都是關於時光流逝的歌曲,〈青春常駐〉唱到泣不成聲相信是全晚最感動的一幕,向來算是不擅言詞的SK說的一番話,讓我相信她會振作和堅持自己的信念的。

最後SK將自己首次作曲的全新歌曲獻給母親,這首歌還沒有歌名和歌詞,只是哼出音符。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25. Chandelier
26. 逝去的傳奇
27. Dela
28. 叛逆漢子
29. 午夜狂奔
30. 夢伴(合唱:譚詠麟)
31. 暴風女神Lorelei(獨唱:譚詠麟)

翻唱Sia的英語歌曲〈Chandelier〉也唱得極好,展現SK有爆發力的一面,接著的幾首快歌四面皆有不少觀眾站起來一起跳,High爆全場,最後掌握氣氛能力一流的校長出場,提供了後日幾份報紙的C1頭條標題。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32. 愛恨纏綿


(圖片轉載自特高娛樂制作有限公司

33. 難得有情人

最後兩首應該都屬於安可曲目,一首歌換一套衫真是很奢侈(這次演唱會的服裝都很好看,只穿一場太可惜),主要因為已接近12點,不得不將原本預計要唱的幾首歌刪去。

網傳原本預計要唱而沒唱的歌曲有:〈失戀演奏家〉、〈當世界無玫瑰〉、〈冬戀〉和〈患難建真情〉。另外本來要翻唱林憶蓮的〈枯榮〉也沒有唱。



最後,再次感謝Fans Club代購門票,還有這支可愛的螢光棒當紀念品,相信不久的將來,很快能再見到SK和大家。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影歌] 那些年,我所喜愛的羅大佑創作曲



自1985年寫下〈明天會更好〉後,身為台灣樂壇頂尖人物的羅大佑,開始往香港樂壇發展,曾為多部電影配樂和譜寫主題曲,自1986年到90年代初,是羅大佑在香港留下最多作品的一段時間。

身為一個台灣人,即使並非羅大佑的歌迷,甚至即使不是那個年代的人,記憶裡多少仍會有一些和羅大佑有關的旋律,我也不例外,有一些我愛不釋手的歌曲,都是來自他的手筆,而且在仔細梳理過後,我發現大部分我最喜愛的羅大佑創作曲,都和香港電影有關,即使我未必是因為這些電影而喜歡這些歌的,這大概就是命吧。




《海上花》(1986年)主題曲

甄妮〈海上花〉
曲、詞:羅大佑 編曲:郭小霖



「睡夢成真,轉身淚影洶湧沒紅塵,殘留水紋空留遺恨,願只願他生,昨日的身影能相隨,永生永世不離分。」

這段〈海上花〉的副歌,我大概到死都不會忘記吧,和我會喜歡粵語歌有密不可分關係的廣播節目《翡翠湖》,當年的片頭主題音樂就是引用這一段,現在聽到這首歌,也會浮現出當年對這個節目喜愛的感情。

1986年,羅大佑先是創作〈東方之珠〉,由關正傑主唱,是這首歌最早的版本,可算是他前進香江的見面禮,而同年的〈海上花〉則是為楊凡執導的《海上花》量身訂做的主題曲,當時羅大佑在〈明天會更好〉後停筆一年,再次出現就先來兩首港歌,甚至引起部分台灣歌壇人士不解,不過時間證明了他的選擇,這兩首歌曲都成為經典。

無論港台,《海上花》片中出現的都是由羅大佑作詞作曲的國語版,雖然〈海上花〉有同樣由甄妮演唱的粵語版,但不得不說國語版無論歌詞或演唱都較為流暢。




《意亂情迷》(1987年)主題曲

張學友〈思念〉
曲、詞、編曲:羅大佑



1987年,羅大佑開始定居香港,開設以製作電影音樂為主的製作公司,這年他又為楊凡執導的《意亂情迷》寫主題曲,一雞兩味,同由張學友主唱國語版〈思念〉和粵語版〈迷情〉。張學友曾改編羅大佑作品〈穿過你的黑髮的我的手〉為〈輕撫你的臉〉,1986年推出第一張國語專輯《情無四歸》裡更直接重唱這首歌,都算是一種淵源。

電影《意亂情迷》以前已寫過(請見這裡),張學友當時出道僅三年,電影和唱片配合宣傳之下,他的第三張國語專輯《意亂情迷》不僅主打〈思念〉,連封面碟照都用電影劇照。〈思念〉曾獲1987年台灣金嗓獎最佳作曲獎,雖然港星往往粵語歌比較出色,但〈思念〉應該是個例外,我認為它比〈迷情〉好聽得多,主要是編曲出色。




《阿郎的故事》(台:又見阿郎,1989年)主題曲

許冠傑〈阿郎戀曲〉
曲:羅大佑 詞:許冠傑 編曲:林鑛培



當台灣樂壇教父遇上香港粵語流行曲歌神,合作的產物就是這首〈阿郎戀曲〉,國語版就是羅大佑代表作之一〈戀曲1990〉,兩者分別是這部電影粵語和國語版本的主題曲。

〈阿郎戀曲〉出現在片中比較溫馨的場面,許冠傑的民謠唱腔平鋪直敘的唱來,很能配合周潤發在片中古意的形象,是這齣激情的電影中的一點溫情。




《我在黑社會的日子》(1989年)主題曲

周潤發〈飛砂風中轉〉
曲:羅大佑 詞:林振強 編曲:羅大佑



〈飛砂風中轉〉大概是發哥從歌以來,迴響最大的一首歌(什麼你說還有十二分十分寸...),迴響大到20年後還有電影拿它來命名。

這首歌的國語版,又是羅大佑本人主唱,而《我在黑社會的日子》片尾出現的則是兩人一個唱粵語一個唱國語的「合唱」版本。

發哥雖然唱功欠奉,但他的唱法出奇的很適合這首歌,甚至讓人能代入感覺到像真的江湖中人現身說法,唱得太好反而不見得能做到這點,尤其後段越唱越激動,簡直像邊喝邊唱終於爛醉發酒瘋,很有畫面感。




《八兩金》(台:衣錦還鄉,1989年)主題曲

齊豫〈船歌〉
曲、詞、編曲:羅大佑



1989年,羅大佑在電影音樂方面迭有佳作,憑《八兩金》榮獲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也推出第一張電影原聲音樂專輯《衣錦還鄉》,收錄《八兩金》的八段配樂和兩首電影歌曲。而《八兩金》的主題曲〈船歌〉,連同〈阿郎戀曲〉和〈飛砂風中轉〉,也全部入圍該屆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

《八兩金》以前也寫過了(請見這裡),配合《八兩金》這部描寫海外華人歸鄉的電影,〈船歌〉也是一首中國風的歌曲,不同於〈海上花〉的過眼繁華,〈船歌〉有一種原始的感覺,影片尾聲,當張艾嘉乘船離去時,岸邊出現洪金寶的身影,不是挽留而是一心送別的心意,這時〈船歌〉靜靜的響起,夾雜著個人情感的失落和「何處是我家」的漂泊感懷,有緣無份或離鄉背井,一樣是身不由己的無奈。




《愛人同志》(1989年)主題曲

羅大佑、鍾楚紅〈情深義更深〉(電影片尾版)
曲:羅大佑 詞:潘源良 編曲:花比傲



羅大佑在1988年出版國語專輯《愛人同志》,又在1989年為電影《愛人同志》配樂和寫主題曲,不過這兩者間沒有關係,《愛人同志》的同名曲〈愛人同志〉是電影《棋王》的主題曲,而電影《愛人同志》的主題曲則是羅大佑創作的新歌〈情深義更深〉。

電影中的〈情深義更深〉由羅大佑和極少開金口唱歌的女主角鍾楚紅合唱,曾出版單曲的黑膠唱片,可惜難得一見,這裡貼的是片尾擷取的版本,還有男主角劉德華客串了幾句「旁白」。後來〈情深義更深〉也收錄在1991年音樂工廠的《皇后大道東》合輯中,由袁鳳瑛主唱。




《天若有情》(台:追夢人,1990年)主題曲

袁鳳瑛〈天若有情〉
曲:羅大佑 詞:李健達 編曲:羅大佑



鳳飛飛〈追夢人〉
曲、詞、編曲:羅大佑



這首歌可能比主唱袁鳳瑛還有名,尤其後來鳳飛飛翻唱的版本〈追夢人〉在台灣算得上街知巷聞。

當時配合電影推出時,無論粵語版〈天若有情〉或國語版〈青春無悔〉都是由袁鳳瑛主唱,〈天若有情〉先收錄在電影原聲專輯,後來《皇后大道東》裡也收錄一個編曲稍有不同的版本,〈青春無悔〉我就找不到了,至於鳳飛飛版的〈追夢人〉,雖然和台灣片名相同,但歌本身與這部電影無關。

羅大佑有不少好歌交到袁鳳瑛手上,她的唱功紮實,這些歌給她唱是安全牌,但可惜帶點哭腔的唱腔偏老派,甚至有點悶,可能也影響了歌曲的成績。




《滾滾紅塵》(1990年)主題曲

陳淑樺〈滾滾紅塵〉
曲、詞:羅大佑 編曲:花比傲



〈滾滾紅塵〉和〈天若有情〉同樣是羅大佑在1990年電影歌曲的代表作,兩者皆入圍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滾滾紅塵〉更入圍金馬,不過那年出了神作〈滄海一聲笑〉,金馬金像通殺。

陳淑樺的〈滾滾紅塵〉和鳳飛飛的〈追夢人〉給我的感覺頗接近,甚至覺得這兩首歌是姊妹歌——這兩首歌都與三毛有關,〈追夢人〉裡羅大佑新寫了四句紀念三毛的歌詞,〈滾滾紅塵〉則是改編三毛最後作品的電影的主題曲。而這兩首歌中,鳳飛飛和陳淑樺的唱法也頗相似,字字圓潤清晰,平實溫暖的真音,一種講故事的聲線,不用多少外顯的歌唱技巧,就是能將歌曲中的感情流露、直指人心,這就是深厚功力的展現吧。

對了,〈滾滾紅塵〉粵語版也是袁鳳瑛演唱,不是她唱得不好,但是國語版都碰到頂級演繹,難免被比下去...




《藍色霹靂火》(1991年)主題曲

葉德嫻〈赤子〉(CD Version)
曲:羅大佑 詞:林夕 編曲:羅大佑



《藍色霹靂火》很少見的在片尾播完整首主題曲,粵語版是葉德嫻的〈赤子〉,國語版則是羅大佑的〈赤子心聲〉,而且〈赤子〉的版本和《皇后大道東》裡收錄的也稍有不同,據說當初羅大佑請葉德嫻「試唱」這首歌,葉德嫻在錄音室唱了一整晚,覺得不滿意,也覺得這首歌未成熟不能面世,但後來羅大佑沒知會她,就以她試唱時的錄音出版了這首歌,令兩人友誼不再。從片尾版和唱片版不太一樣這點來看,這次試唱的成果真是物盡其用。

話說回來,葉德嫻不滿意的這首歌,仍讓我覺得這是《皇后大道東》裡最好聽的歌,雖然製造它的過程並不值得說嘴,但歌本身還是找對人唱的好歌。




《東方三俠》、《現代豪俠傳》(1993年)插曲

梅艷芳〈女人心〉
曲:羅大佑 詞:林夕 編曲:羅大佑



羅大佑寫的歌入圍過這麼多次金像獎,兩次得獎都是同一個人演唱的歌曲,先是第11屆以梅艷芳主唱的《雙鐲》主題曲〈似是故人來〉得獎,13屆則以《東方三俠》的插曲〈女人心〉再下一城。

就名氣來說,〈似是故人來〉無疑是兩人再加林夕最著名的作品,林夕還拿來當書名用,但這裡特別想提提〈女人心〉這首歌,我覺得這首歌的風格和以往羅大佑作品不太一樣,鋼琴為主的編曲,有點像徐日勤的悲歌風格,乍聽更像一首香港道地的流行曲。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閒聊] 台慶夜、紅白鬥

好久沒有純水性質的閒聊花癡文了...



好久沒寫我偶像的近況了,都不知道要怎麼開頭了○( ̄﹏ ̄)○

話說上週週休的7日和8日這兩天,好久沒有關注香港大型晚會的在下,很難得有機會連續兩天都懷著期待的心情,等待香港播完節目後,網上的善長釋出影片,皆因我兩位較少露面的偶像,這兩天竟接連在大型晚會裡演出,這種好事還真不是年年有的。

關淑怡〈幻影〉
曲:林敏怡 詞:林敏驄
關淑怡〈細水長流〉
曲:M.Alejiandro,M.Beigbeder 詞:林振強


(標題是草蜢,但影片前段就是SK的環節。)

首先是SK在7日播出的《2012翡翠歌星紅白鬥》中,以嘉賓身份演唱兩首歌曲,兩首都是翻唱他人的作品,第一首是譚詠麟的〈幻影〉,第二首則是日前逝世的蔡齡齡的首本名曲〈細水長流〉。

所謂《翡翠歌星紅白鬥》,其實就跟《翡翠歌星賀台慶》差不多,只是還沒到TVB台慶的日子而已,《翡翠歌星紅白鬥》是TVB和四大唱片公司分道揚鑣後,首次辦翡翠歌星系列活動,為了增加星光找了不少外援和資深歌手助陣,算是盡人事了。SK上次參與《翡翠歌星賀台慶》是在2008年(2010年和2011年停辦),當時這個Blog剛開張,有順便回顧過SK參加這個晚會的歷史(Here),今年和2008年一樣,SK是以嘉賓身份登場,不須當背景玩遊戲被消遣等等,專心唱歌就得了。

今年二月提過SK和麥浚龍合唱,並且有與唱片公司接洽的風聲(Here),但很可惜的截至目前為止沒有太多新的消息,近幾年除了(我看不到的)各地演唱會外,TVB真是少數能見到SK的管道了,可能拜四大缺席所賜,TVB還挺常找SK撐場的,去年也找過她擔任勁歌總選的嘉賓,這點真是多謝了。



接下來這位讓我更激動,本Blog一哥張立基在去年回流香港,不時有曝光機會,稍後還將擔任《亞洲星光大道5》的評審。但始終少有較大型較正式的演唱活動,終於在8日播出的《亞洲電視55周年頒獎禮》中,身為亞視第一屆《未來偶像爭霸戰》冠軍的他,以表演嘉賓的身份在晚會中又唱又跳首本名曲〈Electric Girl〉。

張立基〈Electric Girl 2012 Remix〉
曲:陣內大藏 詞:周禮茂 Remix:DJ Dan Tang



亞視活動能見度較低,基哥這段視頻才一千多人點閱,但已是《亞洲電視55周年頒獎禮》反應最熱烈最正面的了,反觀《翡翠歌星紅白鬥》罵聲不少,但看的人就是多很多。

基哥的表現,不得不說比我預期中還要更好,能感受到是盡力而專注的表演,開心之餘亦覺得感動。雖久疏戰陣,基哥仍邊跳邊唱現場,配合這首數月前已曝光的新混音版〈Electric Girl〉(Here),舞也是新編的,動作雖沒有當年腿像裝了馬達般複雜動感,但台風穩健不減當年,演唱水準更絕不失禮,尤其前一天《翡翠歌星紅白鬥》中,才看到不少邊跳邊唱個幾句,都全數對嘴還不見得對得好的,基哥的年紀可能是不少年輕歌手的兩倍,但無論力度和準度都一點老態也沒有,值得喝采。

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閒聊] Concert YY 黃偉文作品展

在Youtube看影片時,看到一則留言有這句話:「香港樂壇因YY的作品展而復活左幾日。」



最近一週,香港樂壇最大也是唯一的盛事,當然是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的一連六場黃偉文作品展,甚至可說是悶了許久的香港樂壇難得有生氣的一週,親臨現場的觀眾固然一片叫好聲浪,即使沒份也能靠著攝影器材和網路的發達一睹為快,有好歌有明星有梗有爆點有凝聚力,能轟動毫不意外。

六場下來登場演唱的歌手,包括主人家Wyman正好四十個單位,星光熠熠叫樂壇各大頒獎典禮失色,依登場順序計有:

容祖兒、黃耀明、薛凱琪、李蕙敏、何韻詩、蘇永康、周柏豪、鄭融、張敬軒、盧巧音、陳奕迅、彭羚、傅珮嘉、鄭秀文、李克勤、官恩娜、張信哲、鄭伊健、Shine、吳浩康、林宥嘉、Twins、周國賢、Swing、麥浚龍、劉浩龍、王菀之、草蜢、側田、達明一派(劉以達)、趙學而、李彩樺、許志安、車婉婉、陳曉東、謝安琪、吳君如、梁漢文、楊千嬅。

目前已有消息指出這系列演唱會將會發行DVD,因為歌手來自不同唱片公司,DVD會有哪些人哪些歌還不清楚,但我最希望的是能保留Wyman的Talk,包括他個人的剖白和介紹歌手出場、和歌手言語交流的部分。

╳╳╳

彭羚〈小玩意〉@第一場
曲︰葉良俊 詞︰黃偉文



事前最受矚目的,當然是約有十年沒有公開獻唱過的彭羚,為了老友破例上台,這麼久沒有公開演出,但彭羚毫無久疏戰陣的生疏,一開口聲音還是嘹亮如昔,現場的掌聲和歡呼可以體會再見彭羚有多令人激動,而她演唱的幾段影片更在網上狂傳,這裡現在貼已經太晚了XD


李蕙敏〈(你沒有)好結果〉、〈活得比你好〉@第三場
曲:Keith Yip 詞:黃偉文



黃偉文開作品展,有一些歌是不能沒有的,李蕙敏這兩首歌就是,講得誇張一點,沒有這兩首歌的話,未必有今天的黃偉文。李蕙敏也有一段時間沒有公開演唱,她數年前就因聲帶受損嚴重而得淡出歌壇,這系列她每場都演唱這兩首歌,聲線雖不復以往,但就紀念性來說還是無可取代,而且幸好這兩首歌還蠻適合爛聲唱的。


傅珮嘉〈絕〉@第一場
曲: 陳輝陽 詞: 黃偉文



也是很久沒有出現在香港樂壇的名字,〈絕〉是1999年的歌曲,當時她用的是藝名「高雪嵐」,後來用本名來台發展當唱作女生,但陸續出了幾張國語和粵語唱片,最紅的還是新人時的這首〈絕〉,連〈K歌之王〉(粵語版)都引用過其編曲。

對了,傅珮嘉現在在開牛肉麵店


張信哲〈到處留情〉@第二場
曲:陳輝陽 詞:黃偉文



台灣代表有張信哲唱他的粵語代表作〈到處留情〉,這首歌可說是華語歌詞之中,對場景的運用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盡顯Wyman的鬼才。


林宥嘉、黃耀明〈親愛的瑪嘉烈〉@第三場
曲:盧凱彤 詞:黃偉文



另一位來自台灣的是林宥嘉,他個人還沒有粵語作品,但有不少國語歌是Wyman詞作,當晚也和黃耀明合唱黃耀明的粵語歌曲〈親愛的瑪嘉烈〉。


達明一派〈達明一派對〉@第五場
曲:達明一派 詞:黃偉文



明哥很忙,除了以個人身分場場當鐵膽嘉賓,和彭羚、林宥嘉(還有哥哥...)合唱,連老搭檔劉以達都在第五場出現。


Shine〈祖與占〉、〈燕尾蝶〉@第四場
曲:James Ting(祖與占)、Barry Chung(燕尾蝶) 詞:黃偉文



網上迴響很大的還有為Wyman作品展而重聚的Shine,〈燕尾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首,他們的登場也是一個驚喜位,甚至有不少希望他們重出江湖的聲浪...

但其實我一直覺得很矛盾,好像Shine,拆夥後數年重聚的驚鴻一瞥,我很願意關注,但如果他們真的重組回歸樂壇,我大概不會太關心吧?〈燕尾蝶〉是集體回憶(雖然不過十年),但若他們真的回歸樂壇,還會有第二首、第三首〈燕尾蝶〉嗎?


李彩樺〈你唔愛我啦〉@第五場
曲:伍樂城 詞:黃偉文



好像有點沈重,來個歡樂點的,同樣很久沒在香港唱的李彩樺,似乎就沒人要她復出了,她是這麼多星裡面極少數第一次上紅館台的,難怪這麼High。

〈你唔愛我啦〉也是必須出現的一首歌,當初「新廣東歌運動」的「實驗一號」,也是迴響最大的一首——黃偉文甚至曾說認為這是過去十年廣東歌詞壇最具爭議的一首歌,沒有中間,只是喜歡和不喜歡兩極,而兩邊又是勢均力敵的狀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成績,好過某些歌沒人知:「連被憎恨的機會都沒有」。

對了,我是相當喜歡這首歌的。


趙學而〈最佳位置〉、〈歡樂今宵〉@第五場
曲:馮穎琪(最佳位置)、黃丹儀(歡樂今宵) 詞:黃偉文



也有人專門來唱別人的歌,是我一向頗喜歡的趙學而,唱了陳慧琳和古巨基的歌曲。


車婉婉、許志安〈會過去的〉@第五場
曲:陳輝陽 詞:黃偉文



也有人出現只為唱半首歌,這系列演唱會會這麼成功,一次過重溫十數年的K房金曲這項功能也是功不可沒。


黃偉文、吳君如〈初一十五〉@第六場
曲:黃偉年 詞:黃偉文



還有些人雖然只唱半首,但先棟篤笑了成五分鐘,這兩人九十年代初就是電台節目搭檔,淵源可久了,所以君如姊姊情人節當天拋夫棄女也要來捧場,Wyman說〈初一十五〉十五年前的最後演出也是在紅館,所以在哪裡跌倒,就要在哪裡...再跌倒一次,當年演出的這段影片被擺上Youtube廣傳,是他人生的污點,所以為了對付這個污點,最好的方法就是:製造一個更大的污點來蓋過它XD


楊千嬅〈可惜我是水瓶座〉、〈勇〉、〈野孩子〉@第六場
曲:雷頌德(可惜我是水瓶座、野孩子)、Barry Chung(勇) 詞:黃偉文



群星〈給十年後的我〉、彭羚 Ft.群星〈給我愛過的男孩們〉@第六場
曲:陳小霞(給十年後的我)、Eric Kwok(給我愛過的男孩們) 詞:黃偉文



尾場的高潮當然是懷胎五個月,一直盛傳和Wyman有些不妥的楊千嬅的登場,攜手打破傳言,唱完還要接陳奕迅那首〈最佳損友〉,丁太這晚的演出是唱出水準,但整件事我的感覺不多,可能我本來就沒關心過他們的關係如何吧XD

然後不能免俗的要貼一下整個Show的Ending,這場Show,真是現在的香港樂壇難得的一場好夢。






(有時間的話再開一篇寫Eason這系列唱的歌好了,沒有就算了,喇舌什麼的早就傳遍全世界了XD)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凝望] 陳百強的四季電影歌

最近看友站30 Something寫的《喝采》和《失業生》兩部電影,覺得心中有些東西就要爆了,忍不住來跟風一番~~



不過這篇只寫陳百強,焦點將擺在電影和歌曲的連結部分,順便將Danny的電影生涯回顧一番。至於為何標題是「陳百強的四季電影歌」呢?說起來真是巧合,Danny演過的電影共七部,只有四部名列主演,而這四部電影的某些特色,包括與四部電影有關的陳百強歌曲,正好各有鮮明的季節特色,譬如歌詞有四季的意象在其中,或是電影劇情的背景是在某個季節,而且正巧四部電影分別是春夏秋冬四季。

在進入主題之前,還是從頭開始,由Danny參與的第一部電影說起~



每個巨星都有過去,陳百強的第一部電影,也是他第一次現身演藝活動,是扮演路邊的飛仔:

《你係得嘅》(1976年)陳百強出場電影片段


氣質優雅、風度翩翩的白馬王子丹尼當劫匪,劫財就算了還打算劫色,對象是年紀可以當他母親的羅蘭姊,整件事可以再離譜一點。(後來在港劇《輪流傳》中,羅蘭真是演了Danny的媽。

後來Danny在87-88年香港金唱片頒獎典禮上,曾與這部《你係得嘅》的導演之一沈殿霞舊事重提(Here,司儀之一是鍾保羅),原來當年他是被譚炳文拉去當臨時演員,糊里糊塗就當了飛仔。字幕要上名字時大家也只知他叫「強仔」,講真「強仔」的外型氣質怎麼也不像劫匪,難怪鏡頭這麼少,非禮和挨打都給另一位「球仔」負責表現。另外還好片中是用配音,我實在無法想像丹尼用他那把斯文靚聲講「搵條女嘆吓」是什麼畫面。

《你係得嘅》是1976年的電影,當時Danny年方十八,次年便以自己創作的英語歌〈The Rocky Road〉在比賽中奪獎,展開歌唱生涯,1979年推出首張專輯,第一張唱片就走紅,奠定歌壇偶像的地位,此後不會再有機會演劫財劫色的角色,被人劫色的角色倒是演過:


↑ 1984年的《聖誕快樂》中,深受女同學歡迎的Danny,慘被外號鋼牙的同學梁韻蕊推倒。


↑《夜車》海報


↑ 陳百強@《夜車》

陳百強所演的第二部電影是《夜車》(1980年),當時他已唱過〈眼淚為你流〉,是樂壇受矚目的新晉歌手,在片中只是客串,角色是Disco裡的「油脂舞」王子,名叫羅倫斯。從訪談看來,陳百強從不諱言喜歡出入Disco夜店,這角色都算有點本色演出。

《夜車》是嚴浩導演的第二部電影,是新浪潮電影之一,講一群反叛、精力過剩的青少年貪玩玩出火,偷車到失手殺人,一邊逃亡一邊像滾雪球般越闖越多禍,是當時反應青少年徬徨迷失叛逆的「童黨片」代表作之一,這是八十年代初頗受爭議的電影類型,像《夜車》裡出現「魚旦檔」、「魚旦妹」這些用詞,一方面披露社會角落存在的現實,一方面因電影使這些用詞廣為人知,也令電影蒙上爭議。

╳╳╳

1980年,陳百強在經紀人譚國基的安排下,首次主演青春片《喝采》,片中還有譚國基旗下的張國榮和鍾保羅,次年同樣的陣容再度合作《失業生》,三位年輕男演員因此被合稱為三劍俠。兩部電影皆以當時已在歌壇走紅的陳百強為第一男主角,活潑、人緣好的鍾保羅演他的兄弟,充滿銳氣的張國榮則演對手的角色。

1980年和1981年兩年是陳百強演戲最頻繁的階段,不僅主演兩部電影,還演出TVB劇集《輪流轉》和《突破》,後者更屬主演。1982年和1983年,陳百強的歌唱事業一帆風順,一連唱了〈漣漪〉、〈今宵多珍重〉和〈偏偏喜歡你〉等金曲,加上他對演戲的興趣和企圖心都不大,這兩年時間沒有再參演任何電影或戲劇,直到1984年下半年,才在新藝城力邀下演出喜劇《聖誕快樂》

1986年,陳百強與華納唱片約滿,轉投與其父有交情的潘迪生成立的「DMI」唱片,當時潘迪生正投資以德寶電影公司為中心的娛樂事業,「DMI」類似新藝城和寶麗金合組「新藝寶」的模式,由迪生娛樂和EMI唱片合作,陳百強加入「DMI」之後,順便也成了德寶旗下的合約演員,雖說是旗下演員,但一來他在DMI發片的頻率比以往高,音樂事業夠他忙,加上他本來就志不在電影,在德寶時期他只演出過兩部電影:1986年客串《八喜臨門》,以及1987年演出《秋天的童話》,《秋天的童話》也是他所演出的最後一部電影。

標題的「四季電影」,指的就是上述除了《八喜臨門》以外的四部。

╳╳╳



《喝采》(1980年)
監製:陳欣健
導演:蔡繼光
編劇:文雋、鄭丹瑞
演員: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翁靜晶、盧業瑂…
歌曲:〈喝采〉、〈初戀〉、〈眼淚為你流〉


《喝采》沒有明言片中劇情背景是何時,甚至重點所在的末段歌唱比賽日期是八月一日,但《喝采》仍讓我有發生在春天的感覺,除了它明朗溫馨的劇情外,主要是歌曲的關係。

蔡繼光導演的《喝采》(1980年),同樣是青春片和新浪潮電影,這是一部比較正面勵志的電影,電影以不煽情亦不刻板的平實手法拍攝,有較強的現實感,某些橋段會讓人覺得自己也曾是這樣而頗有共鳴。片中描寫青少年的家庭鴻溝、同儕關係、校園生活和戀愛問題等,以及青春電影少不了的發展興趣和參加競賽——當然就是陳百強參加歌唱比賽。



《喝采》既然以陳百強為主要賣點,當然不會忘了他的歌手身份,片中用了他的三首歌曲,從1979年的成名曲〈眼淚為你流〉,1980年第二張專輯中的〈初戀〉,還有最重要的電影點題作〈喝采〉(收錄在《陳百強與你幾分鐘的約會》專輯),三首歌來自三張不同的唱片。

〈眼淚為你流〉出現在片中陳百強為當DJ的哥哥鍾保羅代班時播放,〈初戀〉則搭配陳百強和翁靜晶的一段純純初戀。而〈初戀〉和〈喝采〉都有描寫春天景象的歌詞:

「春季雨綿綿,在那街邊讓雨水輕輕濺」By〈初戀〉
「春風一吹草再甦,永遠不見絕路」By〈喝采〉



↑ 《喝采》的名聲很響,但年輕一輩看過本片的大概不多,網上連張海報都找不到,在此只能從書上翻拍當年的戲院劇照代替。《喝采》的名氣主要來自陳百強和張國榮兩大巨星,以及同名主題曲太經典,電影版權已不知流落何方,市面上只有當年飛圖二友的絕版VCD。如今《喝采》甚至已經變成一種有代表意義的符號,英皇妄想重塑巨星的網劇叫《一起喝采》,高志森以陳張鍾三劍俠為題材的音樂舞台劇,理所當然也叫《喝采》。



↑ 《喝采》的重頭戲發生在「80's業餘歌唱比賽」(VCD擷不到清晰海報,只有書上翻拍的黑白照,「藝高娛樂」就是本片的出品公司),這場虛擬的歌唱比賽拍得有板有眼,以歌唱、歌手為題材的電影,常常拍得脫離現實,常常有人莫名其妙的一夕爆紅,而《喝采》中的歌唱比賽擬真度頗高,不過份鋪張或簡陋,司儀鄭丹瑞和評審們全是現實生活的常擔任這些職務者,讓人很容易投入。

陳百強〈喝采〉@ 電影《喝采》
曲:陳百強 詞:鄭國江


↑ 陳百強在《喝采》的「80's業餘歌唱比賽」演唱〈喝采〉的畫面,片中這首歌叫〈鼓舞〉,所以〈喝采〉又名〈鼓舞〉,不過當然還是正式唱片中的歌名〈喝采〉較廣為人知。

【延伸閱讀】30 Something:張國榮+陳百強+鍾保羅的青春電影 (一): 喝采 (1980)







《失業生》(1981年)
監製:張權
導演:霍耀良
編劇:海滴
演員:陳百強、張國榮、鍾保羅、徐杰、鄺美寶…
歌曲:〈有了你〉、〈太陽花〉、〈念親恩〉


《喝采》電影和歌曲雙贏,很快譚國基又安排陳張鍾三人組演另一齣青春片《失業生》,同樣以中產以上階級出身的青少年為主角,這次的焦點走出校園,描寫青少年畢業之後如何面對前程,《失業生》的片名來自美國經典《畢業生》,甚至劇情也有參考之處,但方向不同,《失業生》沒有《畢業生》那麼重的批判省思,主要還是一齣青春小品。

比起《喝采》,《失業生》有較強的貧富對比和戲劇張力,結局也不再全然的和樂,但這些衝擊的部分主要發生在張國榮的角色上,其實《失業生》比《喝采》更能抓到張陳兩人的長處,有演戲才能的張國榮演較複雜有情緒轉折的角色發揮演技,而陳百強除了角色更能顯出他沈靜憂鬱的氣質外,其餘就給他專心發揮音樂才能,角色和《喝采》大同小異:無論陳百強和父母間的代溝,陳百強和同伴的生活甘苦,陳百強純純的戀愛,當然少不了陳百強的音樂理想和演唱。



《失業生》既然講畢業前後的生活,故事背景當然是炎炎夏日,電影在暑假上映,劇情也描寫青少年們在大太陽底下揮汗打工。而《失業生》的歌曲不像《喝采》有著春意盎然的季節感,儘管結合歌曲的意圖依然很明顯,收錄三首電影歌曲的陳百強專輯更直接用劇照當封面(如上圖)。《失業生》的三首歌曲的功能和《喝采》差不多:〈太陽花〉和〈初戀〉一樣,描寫陳百強和徐杰的純愛,〈有了你〉則如同〈喝采〉般是貫穿全片的重點歌曲和片尾重頭戲的指定曲。

陳百強〈有了你〉@ 電影《失業生》
曲:鍾肇峰  詞︰鄭國江


↑〈有了你〉旋律非常優美,我喜歡這首歌更勝於〈喝采〉,搭配簡單的鋼琴伴奏,感覺清澈純淨,可惜我總覺得這段演唱戲拍得有些單調,片中陳百強角色登上舞台的緣由亦不如《喝采》有力。

作曲的鍾肇峰是本片配樂之一。



↑ 對我而言《失業生》比《喝采》好看,主因只是陳百強和張國榮的對手戲多(《喝采》中哥哥的戲份其實很少,角色的著墨也有限),而且角色有對比有衝突,也有惺惺相惜的友情,關係夠糾結。在Danny為數不多的電影裡,有三部是和哥哥合演,但只有《失業生》對手戲多而且有火花,顯然兩人戲裡的故事還沒有戲外這麼引人入勝。



↑《失業生》和《喝采》不同,近年仍找得到影音產品,2006年潤程出版過精裝版DVD,附有精美畫冊和電影版歌曲MV,但很可惜的,潤程版DVD收錄的結局並非當年香港公映的原裝版,原版中哥哥飾演的榮少身亡,而DVD收錄的則是逃出魔掌的好結局,差異在哥哥的角色,Danny的結局都一樣。原版雖悲慘遺憾,但戲軌完整且人物轉折較連貫,DVD版或許Happy Ending較符合觀眾期待,但細看就覺得轉得稍硬。(其實既然有閒工夫出精裝DVD,還不如收錄雙結局讓觀眾各取所需。)

【延伸閱讀】30 Something:張國榮+陳百強+鍾保羅的青春電影 (二): 失業生 (1981)







《秋天的童話》(1987年)
監製:岑建勳
導演:張婉婷
編劇:羅啟銳
演員:周潤發、鍾楚紅、陳百強、黃淑儀、荊永卓、吳福星…
歌曲:*〈夢囈〉


《秋天的童話》當然就是本篇代表秋天的作品,這個Blog去年才寫過這部片,若不嫌棄請:

[新30影5] 秋天的童話(流氓大亨)



〈夢囈〉是陳百強為《秋天的童話》所創作的歌曲,歌詞亦是俞琤和陳少琪為戲量身訂作,但電影完成要上映前,張婉婷和羅啟銳考量下認為〈夢囈〉不那麼適合《秋天的童話》,臨時換了歌。

〈夢囈〉曲風朦朧唯美,帶著淡淡愁緒,文藝氣息重,很有陳百強的個人風格,而《秋天的童話》名為童話但情節其實頗生活化,主角周潤發有不拘小節的豪爽,〈夢囈〉的氣氛和他南轅北轍,於是最後以呂方演唱的〈別了秋天〉,也就是本片的主題音樂譜寫成的歌曲代替,但〈夢囈〉仍與電影有關,它的旋律成了另一部電影的主題音樂。



譚家明執導、王家衛編劇的《最後勝利》(1987年)中,陳百強主唱的〈深愛著你〉出現過四、五次,歌曲在電影中的運用值得玩味,但〈深愛著你〉並未掛名主題曲,歌曲的製作也與電影無關(歌曲在1985年已推出)。反而有註明出處的是這首〈夢囈〉,配樂的鍾定一引用這首歌的旋律當主題音樂,但只做純音樂的Background,陳百強主唱的〈夢囈〉則沒有出現在該片。

陳百強〈夢囈〉@《痴心眼內藏》
曲:陳百強 詞:俞琤、陳少琪



↑〈夢囈〉沒當成主題曲,甚至也不是專輯中的主打歌,成了遺珠一枚,水管上有歌迷剪輯陳百強在片中的片段,配上〈夢囈〉,值得欣賞。

陳百強〈夢囈 音樂版〉@《痴心眼內藏》
曲:陳百強



↑ 原定當《秋天的童話》主題曲同時,收錄〈夢囈〉的《痴心眼內藏》專輯也收錄一個純音樂版。

【延伸閱讀】〈夢囈〉的歌曲分析(百度貼吧)







《聖誕快樂》(1984年)
監製:施南生
導演:高志森
編劇:高志森、馮世雄
演員:麥嘉、徐小鳳、陳百強、李麗珍、張國榮、梁韻蕊、王嘉明、袁和平…
歌曲:〈等〉


《聖誕快樂》毫無疑問是這篇代表冬天的電影,儘管亞熱帶地區的聖誕節未必有多少寒冬氣氛...

《聖誕快樂》是新藝城和觀眾搏感情的節慶大堆頭喜劇,這種爆笑為主溫馨為輔的闔家歡電影,新藝城拍了N套這麼多,劇情實在沒什麼好特別介紹,最有看頭的還是演員,徐小鳳和陳百強是不常拍片的歌壇巨星,加上已經走紅的張國榮神采飛揚的客串,還有未當歌手的林憶蓮跑龍套,甚是目不暇給。

《喝采》和《失業生》幾乎都是本色演出,《秋天的童話》戲份不多,角色也如本人優雅,只有《聖誕快樂》(勉強加上《八喜臨門》)裡,要陳百強演出和他本身氣質個性不相符的喜劇角色,喜劇很難演,超會演戲者如鞏俐,都不見得能把喜劇演得好,但喜劇也可能很好演,像劉以達般零演技的人,只要放在合適的情境裡,不用演都惹人發噱。

Danny在《聖誕快樂》中的表現,算是一半一半吧,論演技他的確沒多少,但他溫文靦腆的氣質,在算計慣了的新藝城喜劇中甚是清新,也產生了一些錯配的笑果,看這段就知:



現在提起《聖誕快樂》,最為人樂道的當然是當時陳百強和張國榮說什麼也不同台,只好將兩人戲份錯開的八卦,此外就是陳百強的經典金曲〈等〉,就是在拍攝本片期間問世的。

拍攝《聖誕快樂》時,Danny也會一邊在片場寫歌,某天他錄了一首Demo,讓導演高志森聽見,一聽覺得旋律好聽的不得了,於是要陳百強加緊完成這首歌,好讓他放進電影當插曲,這就是〈等〉的由來。〈等〉不僅是陳百強作曲,歌詞的方向也是他的意思:以等車來比喻人生的際遇或愛情,一部車來了,卻遲疑著該不該上車,下一部車會不會更好?但一直等下去的結果會不會是錯過?

陳百強〈等〉@《陳百強精選》
曲:陳百強 詞:鄭國江



《聖誕快樂》是1984年的聖誕檔,〈等〉推出後果然大受歡迎,Danny當時所屬的華納唱片等不及他作好新碟,1985年元月搶先推出《陳百強精選》收錄,這不是第一次有陳百強的超級金曲的首次收錄是在精選輯裡,電視劇《突破》的插曲〈漣漪〉也是首次收錄在《突破精選》。










【舊文傾銷】和這篇稍有關係的舊文們:

[閒聊] 那些香港歌手在某些電影裡面...
[雜感] 群星翻唱:陳百強篇
[雜感] 群星翻唱:陳百強篇plus

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影歌] Maria Cordero的電影歌曲



唱過電影歌曲的歌手很多,而因唱電影歌曲發跡而成為流行歌手者,相信不多,人稱肥媽的瑪莉亞(Maria Cordero)就是其中一位。

在被相中唱《龍虎風雲》主題曲之前,瑪莉亞是在酒廊駐唱的歌手,關於她部分生平經歷,以下這篇已經提過,不再贅述,這裡只將焦點擺在她所演唱的電影歌曲上。

[90's港星潮] 轟轟烈烈嗌一場




瑪莉亞演唱過許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歌曲,自1987年主唱《龍虎風雲》的主題曲〈要爭取快樂〉一鳴驚人後,不過三、四年的時間,她唱了近十部電影,十餘首的電影主題曲和插曲,她最為人所熟知的歌曲都與電影有關。


1987年《龍虎風雲》主題曲〈要爭取快樂〉(嘥氣)
曲:泰迪羅賓 詞:泰迪羅賓、林敏驄



《龍虎風雲》是泰迪羅賓配樂生涯的得意之作,主題曲〈要爭取快樂〉又叫〈嘥氣〉,是整部電影的主題音樂,可以說是全片配樂的靈魂。當時林嶺東要拍酒吧唱歌的那場戲,泰迪羅賓建議配藍調音樂,歌曲則找梅艷芳唱,因他認為當時香港只有梅艷芳能唱得到藍調,但梅艷芳是大忙人,時間不好配合,於是林嶺東提議泰迪羅賓直接在外面找人:

「有日,我在Canton Disco見到Maria Cordero,她唱歌的確聲如洪鐘,很特別,於是我想不如找她吧!並立即找林嶺東導演到Canton聽,他一聽完就OK,決定用Maria。當時她當然不是我們現在熟悉的『肥媽』,只知道她叫Maria,名不經傳,但相反她已經從媒體認識我,於是當我找她唱歌時,她想也不想就答應了。」(來源:羅展鳳〈八十年代電影配樂——訪陳勳奇、林敏怡及泰迪羅賓〉,來自《溜走的激情 80年代香港電影》一書)





以上就是瑪莉亞成為歌手的經過。〈要爭取快樂〉唱得街知巷聞,瑪莉亞從此由酒廊歌手成為流行歌手,瑪莉亞也在《龍虎風雲》裡亮相,粉墨登場飾演酒廊裡演唱主題曲的歌手。

《龍虎風雲》之後,林嶺東連拍《監獄風雲》和《學校風雲》,合稱「風雲三部曲」,主題曲全交由瑪莉亞演唱,可說是這系列的一個標誌。



1987年《監獄風雲》主題曲〈充滿希望〉
曲:盧冠廷 詞:莊冠男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1987年《監獄風雲》插曲〈友誼之光〉
曲:周藍萍 詞:南燕

(粵語版)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國語版)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監獄風雲》在1987年票房僅次於《龍兄虎弟》,迴響更是「風雲三部曲」之首,引起不少跟風片,林嶺東深具暴力壓迫實感的風格發揮的淋漓盡致,讓他被港台兩地電檢刁了一陣子,而瑪莉亞慷慨激昂的歌聲配合深具爆發力的電影更是相得益彰。《監獄風雲》的配樂由另一位大師盧冠廷負責,他作曲的主題曲〈充滿希望〉仍是高水準,飽經滄桑仍勇往直前的力道,由肥媽來唱是不作他人想。




改編自〈綠島小夜曲〉的插曲〈友誼之光〉更是點睛之筆,這首歌繼〈要爭取快樂〉後,成為瑪莉亞另一首街知巷聞的歌曲,雖然片中是囚犯們苦中作樂所唱(周潤發邊拉二胡邊和囚友們合唱的畫面,應該很多人有印象),頗有自憐的感傷,但時至今日無論賑災、畢業等場合都常能聽到這首歌,散發正面能量。




有多街知巷聞?你看連本世紀第一間民歌燒臘店的老闆都唱得好開心,盧冠廷的表情也是亮點。



1988年《學校風雲》主題曲〈同志,世界在你手〉
曲:盧冠廷 詞:莊冠男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和〈充滿希望〉一樣的班底,曲風和歌詞的方向也類似,再加上〈友誼之光〉大合唱、和聲的成功元素(電影中段一樣出現非瑪莉亞所唱的合唱版),儘管電影的成績或歌曲的成績都沒有前兩部作品這麼搶眼,仍是一首高水準的電影主題曲。



╳╳╳

因為《龍虎風雲》和《監獄風雲》電影和歌曲雙贏的好成績,使得那幾年很多人找瑪莉亞唱電影歌曲,而且幾乎都是社會寫實片或警匪片,這也算是一種跟風吧。雖然這些電影或歌曲都沒有達到「風雲三部曲」的成就,但整體來說,瑪莉亞所唱的電影主題曲質量皆不俗,是八十年代電影和流行曲配合的成功範例。



1988年《女子監獄》主題曲〈我要自由〉
曲:Traditional 詞:盧國沾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林德祿執導的《監獄風雲》跟風片,編劇是《監獄風雲》的南燕,整部電影有點像女子版《監獄風雲》,主題曲雖然同樣由肥媽唱,但明顯比《監獄風雲》的兩首歌都悲愴許多。





1988年《月亮星星太陽》歌曲〈一生一世〉
曲:陳永良 詞:卡龍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鄭裕玲、鍾楚紅和張曼玉三大女星演不同階段風塵女子,鄭裕玲封金馬影后之作,由拍慣邊緣人物的麥當雄那批人所炮製,一切都有基本的素質,包括電影歌曲:本片共有三首,另外兩首是肥媽的〈萍水相逢〉和歡場歌歌后劉美君的〈風情〉。





1988年《法內情》主題曲〈Ma Ma I Love You〉
曲:Kisaburd Suzuki 詞:潘源良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同樣是麥當雄那批人製作的《法內情》,是吳思遠《法外情》(1985年)的改編版,也有人將兩者視為系列作(我是傾向兩者分開看待),總之最重要的都是葉德嫻和劉德華這對經典母子檔。

原名〈瑪利亞搖籃曲〉的〈Ma Ma I Love You〉應該是「風雲三部曲」以外,瑪莉亞最為人所知的電影歌曲,一直沿用到《法內情大結局》,而上面那首〈一生一世〉也是《法內情》的插曲。





1988年《老虎出更》主題曲〈虎威〉
曲:泰迪羅賓 詞:黃霑、倪震、麥志豪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連續這麼多首慢的,終於又有一首慷慨激昂的,由〈要爭取快樂〉的泰迪羅賓作曲,風格超類似,連歌詞「老虎都要,老虎都要,打到底」都像〈要爭取快樂〉的續集。





1989年《傲氣雄鷹》主題曲〈今生不知道怎過〉
曲:盧冠廷 詞:唐書琛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盧冠廷再度登場,不過這首比較像他的小品作品,和〈充滿希望〉或〈同志,世界在你手〉那些氣勢之作截然不同。

還有,這部有張立基…(小聲)





1990年《小心間諜》主題曲〈怒〉(關淑怡、蘇珊合唱)
曲:泰迪羅賓 詞:時葆殷

嵌入太多音頻恐導致讀取網頁變慢,請至這裡試聽。

這首剛開Blog時寫過了,但因為音頻已和imeem陪葬,藉這個機會再次推廣,這是在下的偶像關淑怡和肥媽和蘇珊(著名酒廊歌手)合唱的,是我偶像少有的搖滾作品。